Skip to main content
  1. 生活奇旅/

如何转变职业

我和身边的朋友聊天经常发现这个问题:很多人对自己的职业没什么热情,但又不知道如何改变。

来美国的留学生大多选择计算机科学专业,因为这最容易找工作并留下来。但不是所有人都热爱编程。写码的薪水很高,诱惑很大,但高薪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它会让你觉得其他事情好像都没那么有意思。

不是说你一定要热爱你的工作,因为工作可以只作为谋生的手段,让你能做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但如果它剥夺了你大部分的时间,还让你失去热情,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我还不能说我成功转变了我的职业,但过去这一年半写了七十多期,至少说明我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一会儿。刚开始写的时候我什么都不太懂,不过最近读了伦敦商学院教授埃米尼亚·伊贝拉(Herminia Ibarra)写的《Working Identity》,中译本叫《转行》,发现一些很有价值的策略,想在这篇文章里和你分享一下。

你不必先弄清你的热爱 #

大部分文章都建议我们从认识自己开始,推荐我们回顾过往经历,总结自己的三观,或者做做性格测试。但很少人通过内省找到自己的热爱。

我印象中从小就想学钢琴,但以前一直没这个条件。后来我工作了,找了老师,热情满满地开始学。不过疫情来袭,每周只能线上上课。缺少了互动,我渐渐觉得弹琴没那么有意思了,也就没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

从这个经历我意识到,热情可以让我们开始,但不足以持续。就像创过业的人都会说,点子不是那么重要,执行更重要。幸运的是,写作上我一开始得到了很多正反馈──如果在我还没有信心的时候缺乏鼓励,我可能已经放弃了。

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认为,那种毕生追求的事业的召唤只有在回首之时才变得明晰。他在《The Second Mountain 第二座山》里写道,

人们经常感到一个召唤,但并不真正理解。他们可能会忘记它,还有可能走开去做其他的事情。直到后来,他们才能编织出一条简洁的线性叙述,描绘自己是如何走上这条人迹罕至之路的。

让我好奇的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无数个事件,难道只会有一个这样的召唤吗?

我们有多个自我 #

我后来意识到,我其实对很多事情都有所兴趣。当我打开视野、探索更多后,我还发现了更多有趣的事情,甚至包括之前觉得无聊的。

伊贝拉在书中提到了成人发展理论,说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会改变。我们会重新发现以前忽略的价值观。比如在成年初期,人们很容易受他人的期望所支配,但随着日渐成熟,我们能够超越社会和环境施加的压力,最终成为自己。

探索自己的内心不是没有用,问题在于,如果执着于找到一个热爱或者一种命中注定的职业,我们只会坐着干等,什么事都不干。

但我们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从理论上。我们在不断尝试的迭代中进步。

正确使用内省这个工具的方法是用来找到更多选项。当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便可以一一尝试,然后再确定哪个是真正想要的。

尝试更多选项 #

创造选项很重要,是因为人生更像一块峰峦叠嶂的地貌,而不是孤峰一座。要登顶高峰,最优的算法不是从你既定的地方往上爬,这只会给你局部最优,登顶后你可能还发现这并不是你想要的。更好的方法是先四处随机探索,选好了再决定攀爬,因为探索后你会发现那些你以前完全看不到的选项,找到更适合自己的。

职业选择这个地形有着塔勒布所说的「凸性偏差」(convexity bias,在这里叫「凸性优势」可能更好理解)。对于这些事情,试验的好处要比坏处大很多。

所以更好的策略是,尝试很多东西,保留匹配自己的,舍弃不喜欢的。他拿烹饪举例,写道

烹饪完全依赖于反复试验的启发式方法,因为我们不可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设计一道菜,或者根据营养成分逆向设计出一种味道。比如做凉拌菜调料,我们会添加一种成分,比如说某个香料,看看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味道是否更好。如果喜欢我们就留着,不喜欢的话可以重新做。这很重要:我们有选择权,而不是有义务来保留结果。这让我们保证上限,同时又免受不利结果的影响。

这个策略要有效,损失要很小。我们没有时间和资源去尝试所有感兴趣的职业,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开始,快速迭代。

这个策略也有心理上的优势,因为问题太大的话我们就茫然失措,动弹不得。而从小事开始,获得一些小成功,能让我们迈向更大的成功。

伊贝拉建议,不要问「我是谁」,而要问更小、更好测试的问题。比如「在我可能成为多个自我中,哪一个目前最吸引我?哪一个最容易测试?」

寻找新的联系 #

在职业转变期间,尝试应该占据主要的时间。在这条路上,有一件事情很重要:结交新朋友。

其他在线写作的创作者既是我的导师又是我的队友。他们是我的榜样,会给我介绍新朋友,一起分享经验体会,还让我不觉得孤单。

我之前半开玩笑地说,写作之后现实的朋友都消失了。伊贝拉提到这其实是过渡期的一部分:

在重塑自我时,最了解我们的人往往不是帮助我们的人,而是最有可能阻碍我们的人。他们可能希望支持我们,但实际上他们往往会强化──甚至拼命试图留存──那个我们试图摆脱的旧自我。

新朋友除了能给我们支持,给我们展示什么是可行的,还会分享宝贵信息。哈佛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发现,大部分人找到工作是通过他们不常联系的人。这些弱联系之所以有用,不是因为关系的密切程度或者那些人的职场影响力,而是因为他们认识不同的人,能带来平时接触不到的信息。

找到我们仰慕的、想要模仿的人还可以帮我们弄清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德里克·西弗斯(Derek Sivers)说他问了自己「我心中的英雄是谁」后恍然大悟。虽然他大部分都在写程序和创业,但他意识到自己其实想成为一名作家,因为他心中的偶像都是作家。

编织新故事 #

在最深的层次上,职业的改变是身份认同的改变。

我最近听一个朋友说他目前的工作很忙,也知道这不是一条最好的路,但没做什么改变。他理性上知道要改变,但感性上并没有说服自己。

这很正常,因为职业的转变包含一段漫长而混乱的过渡期。伊贝拉将这样的心理空间描述为「我们真实处在不同的自我之间,一只脚仍然牢牢地扎在旧世界,而另一只脚正朝着一个尚未定义的新世界试探性地迈出。」

在此期间,我们尝试新的活动,不仅了解有什么样的职业存在,有哪些可能性,我们还把自己放在那些具体的情况下,评估自己的表现。我们结交新朋友,掂量自己跟他们是否相似,或者能否胜任他们做的事情。

但还有一件不容易感受到,却很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我们在创造关于自我的新叙事。

(这个图改自《Atomic Habits 掌控习惯》里关于行为改变的模型,原图从外到内分别是结果、过程、身份认同。这两件事很类似。)

随着经历的增长和视野的打开,我们开始发现自己未曾发现的部分。我们远离那些只会给自己带来短暂快乐的外部奖励,转而寻找与我们的价值观和性格更一致的内部驱动。

深刻的变化在内心发酵。我们开始理解我们的过往经历,逐渐在迷雾中看到一条清晰的道路。我们的情绪和思考开始交融,我们感受到顿悟,逐渐有勇气迈出双腿。

顿悟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我们并不能刻意制造一个戏剧性的转折,不过,当发生的事情和我们的意愿相一致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编织到我们重塑自我的叙事结构里,来解释我们为什么要改变,不仅对他人说,也是对自己说的。

「了解你自己」经常被看作是改善工作和生活的关键,但结果证明,对自己的了解是这段旅程结束后的奖励,而不是开始时另一头的亮光。

抓住机会 #

什么时候做出转变的决定?

伊贝拉提醒我们,机会之窗时而开启,时而关闭。如果我们不利用获得的顿悟付诸行动,「旧的习惯将重新占据上风,让基本的问题停留在未解的状态,需要等到它们再次变得紧迫。」

我还不能说我完成了我自己职业的转变(因为我们不断成长,或许就没有完全改变的那一刻),不过有一个方法在第61期提到过,叫「Stop, Flop, or Know」:当我们不再获得有用的信息的时候、当我们因为延迟选择而丢失了机会、当我们获得了关键信息觉得很有把握了(直觉),我们就可以双脚大步向前了。

策略总结 #

你应该看出来了,改变职业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需要反复实验,需要来来来回回。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和外界碰撞,尝试新活动和结交新朋友,还在内心需要不断改变自我叙事。

总结一下这几条策略,希望对你有帮助:

  1. 创造选项,采取行动,然后再反思
  2. 从小事开始尝试,用小成功建立信心
  3. 寻找人和圈子,建立新联系
  4. 将经验编制到自我叙事中
  5. 抓住机会,适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