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生活奇旅/

思考效率系统

朋友,见信好!

又到了整十的刊数,这一期想和你聊聊我最近写作的状态,和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关于灵感

每周发一期邮件和我原来写博客文章相比有很多微妙的差别。一周一更的形式让我更想根据当周的状态来写,而不是遵循一个既定的发布排期。我一开始想每周把已有的笔记修改一下就能发出来,但这个想法一直都没有落实,因为要是那些问题不是我最近思考的,我没太大动力来写。所以每周写的内容反映了我当周的状态。我多是快到周末就开始想下周写些什么,要是有什么想法让我兴奋,我就会去写。

你可能会问,万一对想写的话题没什么说的怎么办?我一开始也焦虑,所以要是某个话题我能列个提纲,我更有信心去写。但后来发现,有时候虽然一开始想说的只有一两句话,但写着写着会有新的想法。也有可能是周六早上坐下来写,只能写几段,内容很干瘪,但晚上洗澡的时候会冒出来一些灵感,周日早上就能添加一些新内容。这件事也给我的写作增加了很多意外惊喜。

这让我想起 The War of Art 里面 Steven Pressfield 讲的一个故事。有人问毛姆他是否按照既定的写作时间来写,还是只在灵感来临的时候写。「我只在灵感来的时候写,」毛姆说,「不过还好,每天早上九点整它都会来。」

Pressfield 评论到,通过坐下来开始写作这个普通的身体动作,毛姆触发了一系列神奇而又可靠的连锁反应,这些反应会产生灵感,就好像女神已经将她的手表和毛姆的同步了一样。

我一开始读到这个故事也是很怀疑,后来自己经历了类似的体验才相信。对了,我很喜欢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二、关于输入

但对于非虚构类的写作,灵感的来源总要基于信息的输入。如果信息的输入速度低于输出的,那总有一天会发现灵感都已经写过了。

有些人积累了很长时间,存货就能维持他们写作很长时间,但我不行。这就意味着我以前那种散漫的阅读学习方式行不通了。我不能慢慢花一个月读一本书,放个半年再写;我需要提高我的学习速度。我也不能完全根据兴致没有重点地这本书读个开头,那本书翻一翻;我需要更专注一点。我需要一些系统,一些流程,一些习惯,来让这件事情能够持续运转起来。

(从这个角度讲,有些人因为害怕自己没东西写而不开始行动,但如果你认真对待这件事,你会因为输出的压力而增大自己的输入,形成一个正循环。)

三、关于系统

随着我对越来越多的话题开始感兴趣,我一直在想我要怎么更专注一些。为什么专注对我很重要?因为如果每个话题我都粗浅了解一下,我没法把它们写出来。确切来说是,我想把所学到的东西尽可能系统化地表达出来。这个时代不缺碎片化的信息,缺的是深入的思考。只是把别人的信息总结翻译一下对我自己也没太大帮助。

说来也讽刺,我以前离一个好答案很近了,但就是因为满足于碎片化信息,没有深入研究,忽略了它。

第14期分享了 flomo 的一篇文章《‌浅谈何谓领域,以及如何寻找》。最近我才知道它来自于 Tiago Forte 的 P.A.R.A 框架。Tiago 写了很多篇文章来深入介绍这个系统,不是一两段话的碎片信息可以概括的。

比如有人会这么给你介绍 P.A.R.A:

这是一套笔记的分类方法,可以按照以下四个类别分类:

  1. Project(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有明确的预期;
  2. Area(领域),跟你的责任相关,比如健康是领域,而跑马拉松是一个项目;
  3. Resource(资源),跟兴趣相关,搞砸了没有直接的后果,比如说音乐、养植物;
  4. Archive(归档),存放目前没有积极使用的内容。

你知道这个方法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折腾了一番,把所有笔记重新归类。但用了几天发现它好像不是很顺手。于是你想这个方法不行,又在网上搜了搜,找到了另一个人的笔记框架,又折腾了一番。

这就好像喝很多碳酸饮料,不停地刺激大脑里的多巴胺,但到头来并没有收获什么营养。

为什么碎片化信息没有用?可以回到上周提及的 “Learning Loop” 模型。

P.A.R.A 是一个抽象概念,如果你只是知道它是什么,你既不知道它是怎么得来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也不知道怎么使用它,有哪些误区。孤立的抽象概念没法形成闭环,让整个循环运转起来。

遇到困难后你可以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用来完善你的行动。但思考太难了。尤其是从别人已有的框架开始思考,还不如打开搜索引擎,一下子又能找到一个新的答案。

其实你会发现,问题也不在信息本身。虽然一段话相对长篇文章是碎片化的,但一篇文章相对一本书又是碎片化的,一本书相对一个领域所有的知识还是碎片化的。问题在于缺乏对信息的思考,缺乏思考后的行动,缺乏行动后的反思…

关键是要怎么思考?

四、关于模型

这时候所谓的「思考模型」(“mental models”) 就很有用了。

我喜欢从第一性原理开始。

为什么要折腾效率系统、笔记系统?因为我们想要更好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更好的记录。

为什么要更好的思考?因为要更好的生活。

为什么更好的思考就能带来更好的生活?因为有了更好的思考,我们能做更好的决策;有了更好的决策,就能产生更好的行动。是行动让我们的生活更好,而不是纸上谈兵。

你看,问了几个问题,我们发现更好的行动才是关键。要是你读一读 Tiago Forte 对 P.A.R.A 框架 的介绍,他的重要原则之一正是「可行动性」(“actionability”)。

说到行动我们又想到了 “Learning Loop” 告诉我们,光有行动还不行,还需要经验、反思和抽象。那么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思维模型,进一步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

  1. 如何更好地进行积累?(我该把什么东西记下来?怎么记最有效?)
  2. 如何更好地反思经验?(我可以怎么样组织我的笔记来帮助我思考?)
  3. 如何更好地抽象经验?(有什么方法能将笔记的内容抽象升华?)
  4. 如何更好地付诸行动?(如何保证在行动时能想起来以前记的笔记?)

当我们从这几个问题来思考「效率」(productivity),思考我们的工作流,我们会发现问题的关键远远不在于找到一个好用的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