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奇旅/
代谢健康、驯服自己、用日程表做规划
朋友,你好!
这里是「生活奇旅」的第59期,每周和你分享七件小事,一起设计更健康、更富足、更明智和更有趣的生活。
一 精力过山车 #
最近我终于用上了动态血糖检测仪(CGM),可以连续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
我很早就发现吃饭过后,尤其是下午,自己的精力水平会急剧下降,但始终不知道为什么。Josh Clemente 也有这个问题。他曾自己买了一个血糖仪,每天多次刺破手指来测量血糖水平。后来他从医生朋友得到处方后才用上了动态血糖检测仪,对结果很惊讶:「它告诉我我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水平。」后来他创立了 Levels 公司,将检测仪提供给大众使用,利用技术帮助人们理解数据。
使用的第一天我也很惊讶。Levels app 会显示进食后两小时的血糖变化,并给出从一到十分的评分,分数越低越不好。我吃了一盘沙拉和几颗樱桃,以为不能更健康了,却只得了一分。
按照标准,进食后血糖超过 140 mg/dl 算糖尿病前期,而我的血糖一下子飙升到了 170 mg/dg。虽然这不能算医学诊断,但它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代谢能力的确跟我感觉到的那样不太健康。
有研究表明,只有 12% 的美国人拥有健康的代谢水平。根据 Peter Attia 医生,即使是非糖尿病患者,过大的血糖波动和过高的血糖峰值都跟诸多疾病相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虚弱和癌症的风险。代谢健康的不佳还会影响大脑功能、能量、记忆力、皮肤健康等。
代谢能力就跟身体素质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我目前还在学习和收集数据,要是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我会在之后写一写有哪些生活上的改变会有帮助。
二 狗与我们 #
最近在帮朋友看狗,是一只金毛,非常温顺可爱。
唯一的问题是,它总是捡树枝吃,或者在快回家的时候咬跩牵绳子。我一开始不知道拿它怎么办,很生气,跟它斗争一番后身心疲惫。
后来我发现自己很可笑。它这么做只是天性使然,并不是「故意」的。小狗这么做并不奇怪,因为即使是人类也很容易被情绪支配。
当有人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做了错事,也往往不是「故意」发火,或者「故意」做伤人的事情。往简单说,就如同膝跳反射一般,对自我失去了控制。
人类也是动物。区别在于,狗需要人来驯服,而人类可以驯服自己。
三 驯服自己 #
学会自我控制就是一个驯服自己的过程。不过「控制」这个词不太恰当,因为跟训练动物一样,不能强迫。
我之前为了不让自己浪费时间,列了一个「无聊时做什么」的清单。比如可以做十分钟运动、读几页书、总结学到的知识。但这个清单始终都没有派上用场。
后来我才发现,我无聊的时候根本不会想起来那个清单。问题的根源不是我不知道我可以做什么,而是我没有做那些事情的心境。要是有的话,我就去做了,就不会感到无聊了。
最近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坐下来冥想。心静下来之后,做事的动力自然就产生了。
我没法强迫自己心静下来,我能做的只是创造一个能让心静下来的条件。
相关:在第33期提到了「布置舞台」。(不过现在发现这个词很晦涩,来自我对「set the stage」的粗暴翻译……)
四 无限的清单 vs. 有限的人生 #
我最近尝试的另一个改变是用日程表来做计划,即把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标出来,而不是用待办清单(to-do list)。
《Indistractable》(台译本叫《專注力協定》)的作者 Nir Eyal 在播客里谈到了 to-do list 的问题:
1. 早上起来后你看你列的清单,你会选择更重要的、更难的事情做,还是简单的?如果不通过日程表安排好更重要的事情,我们很容易就选择简单的。把事情快速划掉的感觉很好,但可能事情本身并没有太大价值。
2. to-do list 没有长度限制,你可以不停地往里面加任务,产生一种我们总能做完的幻觉。而使用日程表的好处是迫使自己面对时间的有限性。
3.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清单始终完不成。这会让你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完不成任务的人,你慢慢就习惯了,变成了一种消极反馈。
「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我们有没有把一条条任务都打勾完成了。判断的唯一标准应该是,我们是否按照计划,全神投入在待完成的事情之中。」
我自己的体会是,使用日程表有很大的阻碍感。原来只是添加一条事项到列表里就好了,现在我要决定我什么时候做,要花多长时间做。要是没做,我还得把它加到第二天的日程里。但这种困难是真实的,因为现实是残酷的,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
五 意义之旅 #
2001年,四位大学毕业生开始了一场环美的公路旅行。他们想知道,自己的一生应该怎么过才最有意义。他们采访了各行各业的人,了解他们都是怎么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他们把采访记录制作成了纪录片,最终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叫 Roadtrip Nation。你可以在网站上看到他们这二十多年制作的纪录片。网站还提供了一个工具,会根据你的兴趣匹配做相关职业的人。
(Source: Roadtrip Nation)
我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的案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发展轨迹。我发现那些热爱自己职业的人,大多都有丰富的人生经历,都做了很多尝试和改变,都在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
(我说这件事还是因为我报名了明年的公路旅行,看看能不能被选上😃)
六 如何看待建议 #
前几期都谈到了决策,不二给我分享了张潇雨置顶微博里列的几条原则,我觉得概括得很好:
「 1. 决策的第一要务是给自己创造足够多的好选项。大多数决策失败来源于在几个都不够好的选择中反复纠结;
2. 对于日常小决策,决策速度大于决策质量,不要拖;对于重大而难逆转的大决策,要收集足够多信息尽量保证做对;
3. 在没达到信息收集量的门槛之前,不轻易做判断和决策。多对自己和他人说『我不知道』;
4. 不是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解决,和问题共处是人生常态。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5. 不要将决策结果等同于决策质量。学着建立自己的决策系统。」
不过,提醒自己,别人的原则要跟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才会真正受用。
「Nivi:我觉得听从建议最危险的地方在于,当建议不再适用的时候,给出建议的人不会在你身边告诉你。
Naval: 我看待建议跟大部分人略有不同。我把建议当成轶事和格言,这样等我在有自己直接的经验时可以回忆起来:『啊,这就是那个人说的意思。』
如果你没有经验,别人的建议读起来就只是引用集。它们很酷,有那么一瞬间很励志。也许你可以拿它来做一张好看的海报。但你会很快忘记,本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那些建议能简洁地帮你回忆起自己所积累的知识。」
七 苦与空 #
有一句话很有名:「痛是难免的,苦却是甘愿的。」(“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从正念的角度,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觉得你在受苦,你正迷失在思绪之中。」(“If you’re suffering, you’re lost in thought.”)
好啦,希望对你有启发!
如果你喜欢这期内容,请帮忙分享给你的朋友,这是对我很大的鼓励。
下周见,
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