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65: 让世界流经自己

朋友,你好!

#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明知道自己的苦恼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就很难把自己从中拔出来。而想到那些能承受更大苦难的人,他们得要有多大的能力,自己是不是也太弱了?

但退一步想,苦难从人的感受的角度,真的有大小之分吗?

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的比喻很形象:「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人的苦难也是这样,它完全占据了你的灵魂和意识,不管苦难是大还是小。人苦难的『量』完全是相对的。」1

他说,即使是在苦难弥漫的集中营,人们依然可以练习生活的艺术,比如培养幽默感。同样的道理,哪怕是非常琐碎的事也能给人极大的快乐。

#

那为什么但凡有些苦恼,我们的心就会被占满?

有时和他人关系紧张,或者工作劳累了一天,我们会说「别理我,让我静一静,我受够了。」我们受够了什么?

要是有人给你端来一杯香喷喷的奶茶,你大概会欣然接受。这么看来,你只是受够了那一件或者一些事情。你的心还是有空间给其他的。

我们之所以觉得被占满,是因为内心抓住那个情绪执着不放。用弗兰克密闭空间的比喻,我们的心把自己圈起来了,容不得别的东西进来。

而实际上,我们的心始终都有空间来容纳更多的事情,因为它本身是无限大的。

用冥想老师 James Low 的话讲:

「当我们被困住,感到无能为力时,我们就脱离了周遭的环境。世界一直都很大。即使悲伤的事情发生,你爱的人离开了你,枝头上的鸟儿还在歌唱。如果你的内心有空间来容纳那只鸟儿,你的心情会好很多。但因为你在内心杀掉了那只鸟,你不得不与悲伤相伴,活在苦涩和怨恨中。这本不必发生。

这世界本是开放的,我们的心也本是开放的。如果能让它们相遇,如果能让觉察保持开放,世界的丰富性会带来一种自我调节、自动平衡的运动。即使你被黑暗环绕,光明依旧在那。是我们的内心活动蒙蔽了自身,让我们只看到黑暗,仿佛所有的好都退去了,但美好的事物总是在那里,如清晨树叶上的露珠闪着微光,美丽一直都存在,只是我们对其视而不见,因为我们太固执了。」2

#

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在悲伤的时候想点美好的东西。

前几天我翻阅学生时代的日记,当时我常提醒自己忙碌起来,忙起来就不会这么多的思绪了。

但我最近才领悟到,那只是一种逃避。就好像有人通过旅行来逃离工作和生活,或者一到周末就用酒精麻痹自己。逃是逃不掉的,心情就像一条抛物线,短暂的快乐,换来的是相同甚至更糟糕的心情。

因为如果只是用一件(让自己没那么痛苦的)事来替代另一件事,那件被强行挤出去的事终究是要回到心上的。

而把觉察打开不一样。不是简单替换,而是扩大意识的空间。既能容纳烦恼,也能容纳美好,既能感受痛苦,也能感受美好。这是一种接纳。接纳需要一些主动,但更多的,是让世界本来的样子流经自己。

#

这说起来很抽象了,但体验本身并不复杂。

前几天我和朋友吃早午餐,在一家邻里小店。我朝外坐着,透过诺大的镶嵌在木质框架中的窗户,看到阳光很好,秋风吹着红叶飘落。突然有种置身于电影片场的感觉。

我的觉察中不再只有我自己──我对食物的期待、我今天不得不处理的事情、我的烦恼、我的喜悦──还有我眼前的朋友,他的烦恼和喜悦,还有周围的顾客和店员,还有窗外买咖啡和遛狗的人,还有蓝天和秋叶。

你也不妨体验一下:你正在读的是剧组准备的文稿,周围的一切都是特意布置的,摄像机藏在隐蔽的地方,身边的人都会辅助你,你只需要即兴表演。

你会立即感受到视角的转换。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以第一视角看世界,将内心的喜悦与烦恼投射出去,我们的内心决定我们看到的世界。但别忘了,我们也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不论内心被什么填满,世界还是一如它往常的样子。而要看到真实的世界,需要剥开自我的一层层包裹。

如果这听起来还是有些迷惑,你一定有忘我的时刻──不论是被爱所触动,还是被自然的雄伟壮丽所震撼──那一刻你的内心完全打开,一丝不挂地接纳世界。换句话说,你的内心就跟世界一样,无限大。

#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里有这么一段对正念的描述:

「正念不会给觉察增添什么,也不会削减什么。它只是纯粹的注意,什么出现就觉察什么。而特意的思考将被觉察之物贴在我们的经验之上,让我们背负概念和想法,把我们淹没在计划、忧虑、恐惧以及幻想的漩涡中。当你有正念,你就不会参与那种游戏。你只是注意时下从内心里升起的东西,然后,注意到下一个。『啊,这个……还有这个……现在是这个。』正念真的很简单。」

#

不过,我们真实的生活要比电影复杂太多。

有一个叙事手法叫「契诃夫之枪」,意思是「如果你说第一幕中有把枪挂在墙上,那么在第二幕或者第三幕中这把枪必须发射,不然就没必要挂在那。」

虚构故事因果清晰,所以我们很爱看,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太遵循这个规律。不是因为没有因果,而是我们常常看不到因果。所幸的是,看清因果也没那么重要3

一则故事把这个道理说到极致:

传说有个人被一支毒箭射中胸口。医师赶紧跑来准备救他。但那个人拒绝了。他想先知道是谁做了这支箭的箭头,以及用了哪一种木头。他还想知道射伤他的人的动机,以及他骑的马叫什么名字。他还想知道其它各种各样与他当下的痛苦、与他能否活下来无关的事情。4

如果你没有活出你想要的样子,你需要知道一万个原因,还是从现在就可以直接改变?

#

有时候,过多的思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不如把觉察和意识打开,去感受当下发生的所有,让世界流经自己。

不是说思考不重要,而是生活的艺术往往重在平衡

有句来自武侠小说家黄易的话我一直很喜欢:

「生命之所以有趣,皆因我们虽失去许多东西,但亦得回许多东西。有欢欣雀跃的时刻,亦有神伤魂断的日子。」

下周见,
炜晨


  1.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著,吕娜译,华夏出版社 ↩︎

  2. Translated from Constellations of Thought, James Low, Waking Up app ↩︎

  3. Thanks Nat Eliason for inspiration, What Would Happen to You in a Book? ↩︎

  4. I first heard this story from Sam Harris, The Mystery of Being, Waking Up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