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生活奇旅/

生活方式优先、先做再想、秋天🍂

朋友,你好!

这里是「生活奇旅」的第67期,每周和你分享七件小事,一起设计更健康、更富足、更明智和更有趣的生活。


#

前几周和一位在读博士的朋友聊天。大部分博士生似乎都十分煎熬,但我看她如鱼得水的样子,问她怎么做到的。

我以为她会说对研究的课题很有热情,还有对人类做出贡献的意义感。

她说研究倒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她可以有自由的时间,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工作,而且能和聪明有趣的人共事。

我觉得这个回答很有智慧。

我想起一个观点说,很多人对待工作和生活都是「目标优先」,我要拿到学位、我要升职加薪、我得结婚生子、我要达成这个那个。还有人是「收入优先」,追求收入的最大化,不顾健康和关系。

但或许更好的,是「生活方式优先」。目标和收入不是不重要,而它们都要为我们的生活而服务。当然要先解决温饱问题,但在这之上,更多的钱更多的目标都是为了支持和提升我们的生活方式。

#

我们都想过更好的生活,但什么是更好的生活?有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接着和那位朋友聊,她说她也不是一开始就过得这么舒服。之前的导师她不太喜欢,后来主动联系换了一个。她说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如果对现实不满意,会去改变它。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曾以为我想住豪华公寓,我以为我想要更高的职位,我以为我想每天在户外爬山露营,但后来发现这些事情并没有给我带来长久的快乐。

我曾觉得过去的我无知,但最近意识到,这正是进步的过程──积极行动,产生经历体会,反思总结经验,不再重蹈覆辙,下次做出更好的行动。

#

关于如何找到适合的职业,「很多人首先问自己『我对什么充满热情?』然后想到自己和朋友喝啤酒时做的那些酷事(比如打游戏),然后感慨自己永远都不能通过做那些事情来赚钱。

但这个方法完全没抓到重点。因为问你自己喜欢什么是肤浅的──我们大多只在短时间里享受这些东西,或者当我们没有压力的时候。

更好的问题是,『你看重什么?什么对你有价值?』因为如果你觉得你做的事情有价值,你不但会喜欢做,还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依然觉得它有意义。意义感是让我们度过艰难时期的关键。」

来源:How to Find The Perfect Career by Mark Manson

#

无论关于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关键在于「匹配质量」,即现实能提供的和我们想要的有多匹配。

埃米尼亚·伊贝拉(Herminia Ibarra)是伦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她说最大化匹配质量的方法是:尝试各种不同的活动、社会团体、环境、职位和行业,之后回顾并调整,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如果这个回答听起来很肤浅,仔细想想,这跟我们所接触的信息正好相反──那些铺天盖地的营销告诉我们,只要通过自我反省,我们就能找到最佳的匹配。利润丰厚的性格测试,相关的职业咨询行业,都是靠这个概念存活下来的。

而那些关于『找到你的优势』的说法,都将人分门别类,而完全不考虑人们成长和进步了多少,以及发现了什么新东西。伊贝拉说,人们就想要一个答案,所以这样的思维框架才卖得好。而要对大家说,『好,我们来做几个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就要难很多。

她建议,『先做,再想』。伊贝拉整合了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有力论证了我们每个人都由无数的可能性组成。正如她所说,『我们通过行动──尝试新的活动、建立新的网络、寻找新的榜样──来发现这些可能性。』我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而不是在理论中。」

来源:Range, 中译《成长的边界》

#

关于正念:

「留意当你把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候。这种习惯源自于固化的自我概念(ego),是一个可靠的让自己不开心的办法。

即使你觉得自己比另一个人优越,你的感觉有多好?你觉得在此基础上你在培养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当你有正念并意识到这个习惯及其后果时,你就可以停止它了。」

来源:Waking Up

#

不过,有时候与人比较不见得是坏事,可能还能帮我们找到自己想要什么。

「在一个亿万富翁举办的派对上,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告诉他的作家朋友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派对的主人是对冲基金经理,他一天赚的钱比海勒从他广受欢迎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从头至今赚的钱都要多。

海勒回答说:『是的,但我有一个他永远都不会拥有的东西…… 足够。』」

当我们无意识与人比较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愿意和那个人交换所有的吗?不仅是好的东西,还包括他们的痛苦和烦恼。

拿我自己来说,我也曾像很多大公司的员工,盼望自己能爬到更高的级别。但我后来发现,除了更高收入和更多影响力,他们还极度忙碌,要随时待命处理各种紧急的事情,甚至牺牲个人生活。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比较带来伤害多是因为比得太片面。如果把所有东西都考虑进去,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处境都差不多,关键在于我们选择什么。

那个故事来自 The Psychology of Money,台译《致富心態》

#

说点轻松的话题吧。

十一月,进入了深秋。我所在的华盛顿州也叫长青州(evergreen state),这边的森林主要由深绿色的松或杉树组成,不如美国东边那样橙黄桔绿,我以前抱怨这边没什么秋天。

但今年常在楼下散步,发现秋天就在身边,只是以前没有看到。树叶一层层变红,落叶越来越多,日出越来越晚,雨也越来越多。每天都能感受到变化。

最近的新发现是,小松鼠们尤其繁忙。虽然它们大多在我还离得老远就赶紧躲起来了,但有些等我走进了才发现我,还被我发现它们埋在地里的橡果(我发了条即刻视频)。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玷污了它们辛辛苦苦存下来过冬的食物,据说对于埋下的所有食物,它们只记得其中的四分之一。

推荐一个很好玩的 YouTube 视频:Backyard Squirrelympics 3.0 by Mark Rober (后院松鼠奥运会 3.0)


好啦,希望对你有启发!

如果你喜欢这期内容,请帮忙分享给你的朋友,支持我继续写下去。

下周见,
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