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生活奇旅/

觉察当下(合集)

这里是对正念(mindfulness)的践行与思考,是「生活奇旅」 12 至 34 期的一个专栏。

觉察当下(12) #

自从开始练习 mindfulness meditation 之后,我的生活变好了太多。我想尽量每周都和你分享一下我对这方面的收获,这一部分就暂定「觉察当下」这个名字吧。

我们会有很多欲望(desire)。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再正常不过了。它们就跟我们脑海中层出不穷的思绪一样,产生,而后消失。当这些欲望变成了渴望(craving),我们就被它们所奴役。

下次试着留意一下,如果满足了渴望,自己的感觉是不是有原来想象中的那么好?

在渴望很强烈的时候,调用一下认知会有很好的「刹车」作用。我经常使用的咒语是:I can live without it (没有它我也能活/没有它我也过得很好)—— 不买那杯奶茶,不吃那块冰淇淋,也没什么。

做饭中的耐心(13) #

我以前做饭总是比较焦虑。

烧了一会儿发现肉还没熟,于是就加大火,然后又担心火太大烧糊了;发现菜太淡,赶紧加很多盐,然后又担心是不是放咸了。这么做出来味道总是缺点什么。

最近更多地关注当下,慢慢调整火候和味道,等一等。

等等之后菜更香了,味道正好。

有句话说,耐心不用专门去找,只需要放下心中的不耐心。

呼吸,再来(14) #

在练习大提琴的时候遇到困难便容易焦躁,自我怀疑的声音也一涌而出:「这怎么这么难」、「我是不是没有天赋」、「要多久才能练好啊」…

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醒我,没必要一惊一乍的,与其想「啊我怎么又错了」,不如关注在事情本身上:「哦这个音高了一点」,深呼吸,再来;「哦我用弓的幅度太大了」,再来;「哦这次对了,再试一试」…

音乐家表演的时候也会犯错,更会有意外发生,但他们能放下,继续表演,就像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

你可以在油管上看看 Ray Chen 在演奏小提琴时琴弦断了之后发生了什么(别错过下面的评论)。

放下工作的焦虑(15) #

这一周工作上压力有点大,我也在自我调整。

有一天晚上想着工作的事睡不着,通过理性大脑问自己,「自己的睡眠重要还是工作重要?」但并不管用。后来打开了引导语音,跟着做扫描身体练习,放松每一块肌肉,感受身体的重量陷入床垫,慢慢就睡着了…

做午饭的时候还在想着工作的事情。把食物煮上之后,过了一会儿,「咦,我忘了定时了」。又过了半天在纳闷怎么闹钟还没响,一点亮手机发现只设置了时间,居然没点「开始」… 总想着提升效率,抓住一切空闲时间做点其他事情,但有时候几件事都做不好。

The Bullet Journal Method子弹笔记》说光要效率是不够的,还需要正念。有了意向性(intentionality) 才能保证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行动。

我最近开始养成把自己的想法随手记下来的习惯,但发现在手机里记总是太容易被分散注意力,我想试着回归纸和笔。

应对抵触感(16) #

爬山回来之后很不想上班。有一种对现实的抵触。有时候对于关系也是。

以前很喜欢听陈奕迅的《最佳损友》:

朋友 我当你一秒朋友 朋友 我当你一世朋友 奇怪过去再不堪回首 怀缅时时其实还有

有一些曾经很亲密但不知道为什么疏远了的人,却常常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他们的动态。一方面想要联系他们,另一方面又有各种各样的担心。

这也是一种抵触。对人、对关系、对自己的情绪。

在以「接纳」为主题的冥想练习中,语音引导我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

你在生活里抵触的,是哪个人,或者哪个东西?(“Who or what are you resisting in life right now?”)

这个练习的重点不是用头脑来回答,而是用心来观察。

有什么感觉从心里升起来?在一呼一吸中体会那个感觉。

我感觉到,时而一种感觉从心中升起,当我去观察它的时候,又找不到踪影。渐渐地好像这个情绪就跟我自己脱离开了。抵触情绪似有形,却无形。

===

这听起来有些玄乎,最近很多人喜欢说「接收宇宙的信号」。我想到一点稍微科学一些的解释。

注意到那个问题要问「在生活中过抵触什么」,而不是问「我」。在 Thinking, Fast and Slow思考,快与慢》中,卡尼曼说当我们想到自己的时候,我们激活的是系统二,即理性的喜欢下判断做决策的自我。但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系统一,那个让我们产生抵触感的自我。通过以第二人称视角来问问题,更能激发我们真实的感受。

那为什么要去激发感受?

Why Buddhism is True洞见》在谈到「自控力」的时候介绍了一个叫 RAIN 的方法:Recognize, Accept, Investigate, Note. 书中介绍这是戒掉坏习惯的方法,用在抵触感上原理也一样。具体来说:

  1. Recognize/Relax. 识别自己的抵触情绪,观察它,放松。
  2. Allow/Accept. 允许感受从心中升起,试着接受它,别推开它或者忽略它。
  3. Investigate. 怀着一颗好奇心来观察这个情绪:「它长什么样?」 不用特意寻找它,只是在它出现的时候保持觉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4. Note. 标记想法和感受,出现的时候心中默念「哦,想法」,「哦,感受」。这样能让它们和自己保持距离,慢慢和自己分离,不再使我们焦虑 (Non-identification / Non-attachment)。

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某些行为或者想法,是因为它能激活大脑中的奖励(或者惩罚)机制。让感觉形成后,以第三视角观察它,就不会激活这些奖励(或者惩罚)的大脑回路。这就像原本按下按钮就能获得食物,如果老鼠按了按钮后食物不再出现,慢慢地老鼠就不会主动去按按钮了。而如果用理性约束自己,就像强行用障碍阻止老鼠接近按钮,只会让它更想靠近。

和情绪保持距离(17) #

上一期谈了面对抵触情绪,在冥想中练习放下。很自然的问题是,放下意味着漠不关心吗?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愤怒来回应愤怒,用恐惧来回应恐惧,用悲伤来回应悲伤。除了让情绪之火燃烧得更猛烈,问题并没有解决。

把情绪放下,创造了一个空间来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回应。

The 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 & Mindfulness中文版)讲过一个比喻。我们的心就像一个池塘,情绪越多,水就越浑。如果一点涟漪就激起惊涛骇浪,那么水池里有什么根本看不清。但如果先让自己平静下来,池水自然清澈见底,需要采取什么对策也会更加明了。我们会看清楚哪些可以改变,改变能改变的。如果不能改变,便可以决定把它放下。(关于池塘的比喻,可以看看 YouTube 上的动画

除了观察自己在抵触什么,还可以观察自己在抵触别人的什么。第15期说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自己。我们看不惯别人做的事情,往往也是我们对自己所抵触的 (“What we resist in others, is what we resist in ourselves.")。

享受做饭本身(17) #

第13期谈到我放下不耐心后,不仅不焦虑了,做的菜也更香。一个更主动一些的方法是去享受做饭本身的过程。看 Gordon Ramsay 的视频,或者看小众一些的 Jun’s Kitchen,我注意到他们都会主动去闻食物的味道(或者给猫闻),特别是一些香料的味道。我最近也试了一下真的非常满足。以前我习惯关注结果,而缺乏从过程中发现美。(相比之下我看过的中餐的视频都强调步骤,好像缺少一些乐趣,不知道是不是跟中餐以调料为主有关。)

和红灯做朋友(18) #

We’re very good at preparing to live, but not very good at living. – Thich Nhat Hanh, from ‌Peace Is Every Step

这周学到了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信号作为正念的提醒。

开车的时候人们常常想怎么快点到达目的地,红灯和拥挤的交通都变成了敌人,每次被停下来心里多少都有不快。这时候的心就不在当下了。不如把红灯当成一个提醒,提醒我们回到当下,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呼出来。

你还可以默念这个咒语:「吸气,我感到平静;呼气,我微笑」(“Breathing in, I calm my body. Breathing out, I smile.”)

红灯便不再让人焦虑,它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提醒我们只有在此时此地才能好好生活。

让人讨厌的食物(19) #

Headspace 的创始人 Andy Puddicombe 曾经是一个僧人,他讲过一个「五星级寺庙」的故事。1 他刚到的时候被要求填一个单子,列出最喜欢的食物,他欣喜万分。下一个问题是列出最不喜欢的食物,他接着想这个寺庙简直太贴心了。殊不知到了饭点,给他递上来的都是他不喜欢吃的。

他后来意识到,寺庙这么做是「创造一个审视讨厌的感受的机会」。他反思到,他之前从来都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喜欢或者讨厌某些食物。

我也有这个体会,从小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吃皮蛋,可能是因为闻起来的味道,但几年前突发奇想尝试了一下,竟然发现没什么难吃的。刚来美国吃不惯抱子甘蓝,觉得苦(事实上,有一个基因决定它吃起来苦不苦),但后来试着去感受它的全部,发现苦只是其中的一个味道,也没有苦得让人无法接受,总的来说还挺特别的。就像一杯好的葡萄酒,有丰富的层次。

我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很可能是由我们大脑里的某个想法决定的,而不是来自舌尖的体验。

你也不妨选择一样讨厌的食物,放下脑海中的声音,去尝一尝?

不求回报的善意(20) #

上周发生了几件事情。

我一直都希望能通过 newsletter 多认识一些同在美国生活的朋友,于是把上一期关于工作的文章发到了北美某论坛里,结果却得到了好些嘲讽的评论。虽然文章有更多的点赞和收藏,但那些毕竟是数字,真正往心里去的还是那些刻薄的文字。很幸运的是上一期还有好几位朋友回信,表达喜欢和感谢,让我感觉好了很多。

我正好还在那个论坛里看到了一篇讨论财务自由的文章,我觉得说得很好,却也得到了好多人的讽刺。我评论安慰了一下作者,后来得到了回复「这是我看到最温暖的回复,谢谢!」

我很庆幸我面对的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但现实不总是这样。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告诉自己,别人的反应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做好自己的就行。但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表达善意后,虽然自己说不求回报,但总是有一些期待,哪怕是一个谢谢,哪怕是一个微笑。

Andy Puddicombe 讲过一个故事。他去一个亚洲国家的时候,有一个小孩问他要一支铅笔。他正好有一支,就给了他。那个小孩拿到之后,转身掉头就跑了。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Wow,那真是… 没有感激之心」。转念他又意识到,那其实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把铅笔给了更需要它的人。做这件事本身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只是心里的一个念头让他这么想。

他接着说,随着我们练习冥想的深入,久而久之,我们会知道,重要的只是把善意表达出来,然后让自然来关心剩下的。

As we train in meditation, more and more, we understand that, actually the point is simply to express the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and allow nature to look after the rest.

(我在想他所说的 “allow nature to look after the rest” 可能就是汉语中的「顺其自然」,但我总感觉人们说起这个词的时候包含着一些无可奈何。)

===

上一期提到了如何通过食物来觉察自己的厌恶情绪,后来收到了一位读者的来信,说得很好:

前几天也在吃饭的时候开始回忆我小时候不爱吃的食物,发现长大了就开始慢慢接受那些食物了,不管是有点苦的还是过酸的。在发现每种食物独特的滋味后,现在吃饭开始去吃以前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吃饭这件事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我特别喜欢最后一句。如果放下杂念,很多事情本身做起来就挺有趣的。

冥想是一段体验(21) #

在养成冥想的习惯之前,我断断续续尝试过很长时间。很多人都说冥想有这样那样的好处,我自然也带着目的练习,就像吃药一样,心想什么时候能把我的症状治好。后来读到一句话让我改变了想法,“Meditation is an experience.” 正如冥想的目的由你来定,冥想的体验也是由你自己来经历和定义。你可能也有这样的体会:听到别人说一个地方再美,甚至看过视频,但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冥想也是这样。

当我们抱着目的和期待进行冥想,我们的心已经不在当下了。这也不是说冥想就不能有目的。我使用的语音经常在一开始的时候引导我:「提醒自己练习的意图是什么」、「提醒自己每天坐下来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然后让我放下这些想法,专注呼吸。意图让我们坐下来开始练习,却不是练习本身。在 Why Buddhism is True(中译本《洞见》)读到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如果把意图比作火箭的话,火箭的作用是把载体推入太空,之后便离开载体而自由坠落。另一个角度是类似第九期谈到的,设定目标的时候一心设定目标,实施目标的时候一心实施目标,两者都达到「活在当下」的状态。

保持一颗开放和好奇的心来感受冥想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正是正念(mindfulness)的定义:

Mindfulness is the ability to be present, free from distraction, with an open, curious and kind mind. – Andy Puddicombe

觉察当下(23) #

#

「我们无法控制大海,但我们可以学会如何冲浪。」 “We can’t control the sea, but we can learn how to surf the waves.”

#

有时冥想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走神了很久,我会有一种沮丧感,甚至有些自我批评。后来看到一句话让我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通过每次回到呼吸,你培养自己专注的能力。」(“You develop your focus each time by coming back.”)

#

这周有几天睡觉时间到了但感觉当天过得不太充实。自省本身是好的,但我以前习惯性地责备自己并给自己打鸡血(然后第二天还是一样)。或者赶紧睡前再干点什么事情,但这往往是瞎忙,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还导致弄到很晚影响了睡眠。

最近试着专注呼吸,观察自己的感受:「不充实」是一种什么感觉?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我感到可能是因为我对未来没有清晰的愿景,虽然每天也做了不少事情,但好像没有明确的方向。我又意识到可能是因为读书写作找到了一定的节奏,就变得有些盲目执行了。也有可能是到了下一个阶段,是时候重新反思和制定计划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反思都比「为了忙碌而忙碌」好。

Non-striving Approach (24) #

年末将至,有些年初定下的目标没有完成,总有一种把它们赶紧完成的冲动。但当我们的心被未来要达成的目标填满后,就没有活在当下了。前几天听到一个词叫 “non-striving”,这被卡巴金教授(Jon Kabat-Zinn) 列为九个正念态度之一。这不是说不做事或者不努力了,而是保持一种「存在感」,在做事的同时保持觉察,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只顾未完成的事情 (a sense of being rather than doing)。用卡巴金教授的话说:「当你保持这种 being 的状态,不管你最后决定做什么事,你所做的都会有更多的智慧,也会更契合你当下的状态。」

这有点反直觉,也不容易做到:当事情越多的时候,越应该慢下来,保持觉察。

这让我想到「生活奇旅」第九期的文章:《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把它放下》。

James Clear 也说过:「真正的长期思维是没有目标的思维。不是要达到某个单一的成就,而是要在不断持续的改进中循环提升。」

True long-term thinking is goal-less thinking. It’s not about any single accomplishment. It is about the cycle of endless refin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From Atomic Habits)

接纳不完美(25) #

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阻碍我们前进的是对不完美的恐惧。

我在练习大提琴的时候总是用力很轻,这让声音非常轻柔,听起来很舒服。老师经常提醒我用力一些,但我一直没改。这周她说的一句话击中了我:「不要害怕制造出难听的声音」。

拉琴这个例子很好是因为反馈很直接,难听的声音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想象指甲刮黑板的声音)。但老师接着说,1) 这个声音并不难听,是好的大提琴声;2) 你在表演的时候除了前几排的观众,后面的人都听不到;3) 只有你先把这个声音做出来了,才能进一步调整,做到收放自如。

其他事情也一样。我迟迟没有公开写字,就是害怕自己写得不好。但就像老师的解释一样,很多「不完美」可能只存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如果不愿往外迈出一步,就只能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停滞不前。

允许更多的可能性(26) #

我以前在想「快乐不是什么」的时候(这里的快乐可以跟幸福一词互换),我其实还是想回答「快乐是什么」。前几天意识到这两个问题其实不太一样。因为当把快乐定义为 A ,那它就不能是 B;但如果我们说它不是 X,那它还可以是 Y 或者 Z 或者任何其他东西。这样的定义是留有空间的,它允许更多的可能性。

就像上面对幸福的解释,我知道我还是给了答案,但这个答案是开放的。或者说,任何的答案都是对的,只要是自己内心诚实的选择。

冥想也不太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有时候说得越多,反而离真实体验越远。比如有人说冥想就是什么都不想,于是我们想尽办法消除大脑中的想法。但这不是冥想,冥想不是要改变什么。

如果非要定义冥想是什么,不如定义冥想不是什么。冥想不是「那里」,那它就意味着「这里」 (not there, but here);冥想不是关于「那时」,不是过去或者未来,那它就意味着「这时」,现在,当下 (not then, but now)。

Consistency(28) #

今天我想冥想,于是我坐下来冥想。 今天我不想冥想,于是我坐下来冥想。

21 年我的冥想练习有些断断续续,因为不像刚开始的半年,每天都能感受到冥想带来的好处。有时候心想还有好多其他事,就搁置了。

但「我不想冥想」本身就是一个想法。我们在冥想中觉察想法,观察它们出现,观察它们消失。这用于看待冥想练习也是如此。

对于其他计划的执行也是一样,今天该去健身房了,就去健身房,多想无益。说回到 Free Solo 这个纪录片,Alex Honnold 为徒手攀岩 El Capitan 准备了九年,达成这个伟大的成就后,朋友问他下午打算干嘛,他说「今天是指力板日。」他要完成当日的例行训练。

其实对任何事都是一样。新的一年多念念这句咒语。想法是想法,行动是行动,在它们之间创造一些空间。

两个正念练习(29) #

冥想的最终目的是在平时也能保持正念。有一些小练习能帮我们把正念带到生活中。这两个小练习对我来说都不容易,你可以试试,欢迎和我分享你的体验。

第一个是对「起身」和「坐下」保持觉察。比如每次起身之前和自己说「我要站起来了」。可以先从每天觉察一次开始,然后慢慢增多。

如果上一个对你来说很容易,可以试试回答这个问题:你早上醒来的时候是在「吸气」还是「呼气」?我以前还专门贴了一张便签在床头提醒我,后来标签都不见了,我还是没能成功回答这个问题😅

创作时创作,生活时生活(30) #


觉察当下:创作时创作,生活时生活 #

上个月写作感觉心有些累。因为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时不时产生一个想法,就得赶紧记下来,还要想一会儿怎么写。后来这就变成了一种焦虑。

文浩请教了一下,他说的一句话我想了很久:「你说的那些,我自己好像都经历过,而且现在也在经历,只不过学会了自我调节」。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练琴。我练琴从来都没有觉得轻松过,每天练习都觉得难,好不容易练了一周觉得轻松一些了,老师又会给我新的挑战。但我能接受,因为如果容易的话那就不叫练习了。我才反应过来写作也是这样。把这种状态看成一种常态,而不是怀疑我觉得难是不是因为我不够好。

从另一个角度,练琴虽然不容易,但没有影响我的生活,是因为我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很少想到它。进而我意识到,如果我随时随地都在想下一期的内容写什么,我的心就不在此时、此地,我就离「正念」(mindfulness) 越来越远了。假设我有个团队的话,团队会在固定的时间讨论下期内容,而不是随时随地都在开会。这么想我就感觉好了很多。

那生活中的灵感跑掉了怎么办?我现在把思绪想象成一条河流,灵感就像河水里游动的小鱼。要是我有兴致,又方便的话,我可以撩起裤脚,踩到流水中,把鱼抓上来;不行的话我就看着河水的流动。或许那条鱼会游回来,或许它就走了,都没有关系。我不用每时每刻都跳进水里,不仅打扰了我正在做的事情,还把脚打得很湿。

之前说的「制定目标的时候制定目标,执行目标的时候执行目标」,也是这个道理。

我又不禁感慨,写作真是持续的自我教育。我以前总结了一个道理,写了下来,日后发现新的事物也可以应用这个道理,赶紧提醒自己一下。这个 “loop” 听起来熟悉吧?

Resting Awareness(31) #

「觉察当下」是一个关于 “mindulness” 的栏目。我开始没有直接用「正念」是因为这个词听起来不够直白,而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指对当下的觉察2。但最近意识到「觉察当下」是一个动词,意味着好像需要做点什么才行。

很多冥想练习听起来的确像要做点什么:我们把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每次被打扰了,要让注意力回到呼吸上。这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很有帮助,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专注呼吸,当我们的注意力不在呼吸上,我们就知道我们走神了。

不过还有另一种冥想方法叫 “resting awareness”,即不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东西上,只是保持觉察。一位藏传佛教的老师称之为「不在冥想,没有走神」(“not meditating, not distracted”)。3 这种状态要更接近于我们把「正念」应用到生活中。不用特意觉察,但我们又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而且没有走神。

这其实没有听起来那么深奥。我们都有这种体验:我们很投入地做某件事,同时大脑又能意识到我们在做这件事情。比如说之前分享过一段小提琴家 Ray Chen 在表演时琴弦突然断掉的片段4。如果他真的全神投入而忘记了自己在表演,他不会表现得这么淡定(可以注意到他背后乐团里的音乐家们都表现得很淡定)。不过这个能力也不容易。我自己在练习大提琴的时候就发现如果我太专注了,我会意识不到自己拉得怎么样。我不仅需要投入于表达音乐,还要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评价我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再举一个更直白的例子:看恐怖片。如果半夜你一个人在家里看恐怖片,把周围的灯都关了,那你的整个世界仿佛都只有眼前的荧幕,你会非常投入,深陷其中。但如果你把周围的灯都打开,虽然你也会感到害怕,但同时你也会意识到你是在看电影。你坐在舒服的沙发上,旁边还有昏昏欲睡的猫,恐怖的事情只发生在屏幕里面而不是现实中。5

希望你没有被我说晕了。我就是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既专注,又不完全专注;既觉察,但又不完全在觉察。如果你想在冥想的时候感受一下,可以在练习快结束的时候放飞大脑,不必专注在呼吸或者任何东西上,让大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自己的体验是,这样做的时候大脑反而是最安静的。

强大的内心(32) #

我们都听说过很多让我们自信的方法。我记得高考前学校贴满了「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这样的横幅,还有研究表明做一些有气势的动作,抬头、挺胸、手叉腰,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虽然我相信这些方法有一定道理,但它们不是灵丹妙药。它们就好像是在外面给自己包裹上一层层盔甲,外表很强硬,但内在总带有一种不确定,一种深层的不自信,也让人感觉不真实。

当我们脱下那层盔甲,我们会感到脆弱,但如果能放下怀疑自己的声音,做自己,我们会感到一种实在的自信。这样的自信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谁也拿不走。Andy Puddicombe 称这样的自信为「安静的自信」(Quiet Confidence),这里有个 YouTube 动画很形象。

我以前总觉得这是一种非黑即白的状态,要么我有强大的内心,要么我没有。但现在我知道,我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在有些事情上有,在有些事情上没有。

当我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好的时候,我不会责怪自己怎么这么脆弱,我把它看成一个练习的机会。这就好像弹琴,有些技巧我们掌握得熟练,有些还生疏,生疏的技巧多练习就好

怎么练习?当我把注意力放回到我正在做的事情上,我就能慢慢放下那些自我怀疑的念头,它们也就不会再来打扰我。

很多人觉得冥想很玄学,但冥想就是一个训练这种能力的过程。就像我们平时要锻炼身体,而不是生病了才锻炼。冥想是对大脑的日常锻炼,每天花几分钟,放下脑海中的念头,回到呼吸。锻炼多了,在生活中,我们也知道怎么放下那些自我怀疑的声音了。

布置舞台(33) #

你一定也有这样的体验,越想睡着,却是越睡不着。大脑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如果我们脑海中有一个剧场,我们以为我们能控制每一个角色表演什么,但实际上我们只能布置好舞台,让角色自己发挥。

不信?试试下一分钟不要想一头红鼻子大象。我等着你。

如何?我是做不到,除非我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很多时候,我们能做的,是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和环境,让改变自然发生。

最近我一直试图让自己更专注一些。早上起来后我希望能静下心来读书写字,而不是看手机刷更新。我以为我先要把心静下来才能开始专注,但后来才意识到,我只需要开始读书写字,过一会儿心自然就静下来了。

前段时间去看牙医,在我很难受的时候,一位医生叫我「吸气」,另一个医生叫我「不要动」。很显然,把注意力放到呼吸后我更容易放松。

写作的陷阱(34) #

通常来说,写作帮助思考。一方面,表达的过程是一个梳理逻辑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但一写发现词不达意,这说明我们并没有想明白。另一方面,当把想法写下来之后,我们便和观点保持了一些距离,能跳出来更加客观地审视它。

但我发现如果我写过一个话题并把它发表出来之后,我会不自觉地以为我对它有很深的了解。这显然是一个错觉。但是如果我一开始觉得我什么都不懂,我又没有勇气把它写出来。

与其看成一个矛盾,不如看成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从「无知」到「有知」再到「无知」。一篇文章写完后,放下自己的骄傲,让好奇心来不断驱动我们去探索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