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要多少才够?

最重要的理财技能是什么?最难习得的技能又是什么?

Morgan Housel 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让自己的目标点停止移动。

当市面上充斥着教人们如何快速赚更多的钱的时候,他提醒我们要清楚「足够」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足够,赚再多的钱都不可能达到财务自由。

不光对于金钱,很多事情我们都想要更多。上学时考进了前十名后就想考第一名,考了95分后还难过怎么没考到100分;职场上总希望得到的表扬要比别人更多;车要比别人的高档,房子要比别人的大。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难道不对吗?

有两个思考的角度。

第一,要看到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巴菲特在评论 LTCM 的陨落时说,那些投资交易员拿着自己需要且拥有的东西,来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来冒险,简直是赤裸裸的愚蠢。投资的风险和代价看似很好衡量,却依然被忘记,其他事情就更不容易看清了。

我最近才意识到以前为了短期的学习成绩牺牲了很多长远来看更有价值的事情,包括睡眠、读书、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总是想要更多,欲望驱动我们去承担更大的风险,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最后把自己需要的也赔进去了。

第二,要清楚对更多更好的追求,是来自于社会比较,还是来自于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最近反思自己买了但却不怎么用的东西。买无人机是因为担心自己没有的话就不能像别人一样把旅行更完整地记录下来。以前回国总是买一堆衣服,不管自己当时需不需要,先买了再说。新产品更新迭代,把商家的市场营销当成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扪心自问是不是为了炫耀或者虚荣,当然不是。但问自己有没有 FOMO,好像有的。本质上都来自于社会比较。如果内心的标准和欲望受别人控制,没有自己的标尺,无论多奋力奔跑,目标点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永远都不满足。


「一个人要拥有多少财富才够?」古罗马斯多葛派 (Stoicism) 哲学家 Seneca 回答道:「第一,拥有必需的;第二,拥有足够的」。

我有体会必需是多少。第一次背包徒步露营,惊讶于足够自己吃饱睡好的所有东西,都能装在一个背包里。平时离不开的手机和网络、舒服的床垫、昂贵的大餐都不是必需品。

但只拥有必需的就变成犬儒主义 (Cynicism) 了,我自己也做不到。但我相信我可以找到足够的点在哪。具体是多少,只能由自己回答。

斯多葛派倡导练习「负面想象」。想象自己失去已经拥有的,我们会重新意识到已经拥有的东西的宝贵,满足而不再想要更多。 想象还不够,Seneca 还倡导就当成东西已经失去了,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按照这样的假定来生活和体会。甚至斯多葛派的死对头伊壁鸠鲁学派 (Epicureanism) 也提倡「练习贫困」(practice poverty),目的是找到那些以为我们需要但实际上不需要的东西。下次再有欲望,就可以默念这个咒语:“I can live without it.”

除了想象更糟的境遇,我们还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物品和行为,看看哪些给自己带来了长久的幸福感:

  • 把家里的物品一件一件拿在手里感受,它给自己带来愉悦感了吗?我们的身体会告诉我们是否应该把它留下还是舍弃;
  • 过一遍上个月的消费记录,分门别类,思考哪一类的开销值得自己辛勤工作挣来的钱,哪些钱只是满足了一时的快乐;
  • 回顾一天里摄取的信息,有多少是因为 FOMO 而读的垃圾信息,上一周读的信息现在还记得哪些;
  • 思考一下身边的关系,哪些滋养自己,哪些消耗自己……

足够不是匮乏,足够是找到让自己快乐而满足的那个水平。

Fulfillment Curve (Source: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更多阅读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四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