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旅行四个月的四条感悟

在 “我为什么辞职” 里我说,我想做的事情是学习、创造、探索和建立联系。对我而言,旅行是一种实现方式。经过了四个月的旅行,去了大约10个国家和30个城市,和你分享四条较为深刻的感受。

1. 旅行是好奇心的催化剂 #

作为一个工科生,我一直对历史、经济、政治打不起精神——考试又不考,工作也用不上,为什么要学?

可当我面对丰富细致的吴哥窟壁画、置身于古老宏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吉隆坡听到印度裔司机中英文混杂的回答 “ok la”、经过伦敦一家热闹的酒吧后来知道是乔治·奥威尔的最爱,这些地方的历史文化都变得生动真实起来。

我记得上学时学到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觉得这些词拗口又陌生;可仅仅因为我从多哈飞往伊斯坦布尔的途中飞越了这个区域,我就感觉跟它产生了某种联系。我想知道这里都发生了些什么。

这说起来有点奇怪,因为现在的技术已经让我很容易了解这些地方(通过交互地图、视频等)。

或许一点收获是,与它们的距离感只是心理作用。现在我知道它们在地球的哪个位置,理论上随时都可以去,也就不必觉得它们太遥远太陌生了。

2. 我更喜欢深入的交流和长久的关系 #

旅行的一大乐趣在于能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

比如,在巴厘岛听到一个土耳其人讲他在俄罗斯边境逃离战争的故事,在两个小时的车程中与荷兰朋友聊了一路不同国家的生活细节,从为美国公司远程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学到了如何将工作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伦敦听智利人讲他同中国人做生意的良好体验。

我很喜欢听这些故事,但聊完说再见,知道可能再也不会见到这个人了,又觉得缺点什么。

有人说,这就是人生,那些我们以为长久的事情本来就会消失于一瞬。

还有旅行者跟我说,她很喜欢和不同人交流,是因为这是一种探索自我的方式——“你想变成什么样子,就可以变成什么样子。”

我都同意。但相比有限游戏,我好像更喜欢玩无限游戏,不论是长期做好一件事情,还是深入和他人的关系。

例如,对比回国见到几位创作者朋友,虽然也是第一次见,但却感觉早已熟悉,以后还能通过创作保持联系。看来利用互联网展示自己的作品,结交朋友,找机会线下见面,是一个有效又好玩的方式。

3. 交流只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

年初去夏威夷待了一个月,回来之后觉得,纸上学来终觉浅,还是要到真实的世界里和人交流。

但这次旅行后我又发现,交流获得的往往是零散的观点和轶事,它们只反映现实的一个维度。

比如说,以前我回国只是和同学聊聊,大家做的事情很相似,而这次由于写作,能接触更多的人,我以为我能对中国有更多的认识。但在不同城市见了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视角,我发现我还是对很多事情不理解。

后来跟朋友聊,他问我,“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每个月只有一千元收入吗?”(此处省略诸多细节……)他想告诉我,虽然我感觉我的圈子变大了,但也只反映中国社会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这让我想起在亚马逊工作时学到,既需要数据(data),也需要轶事(anecdotes)。要知道两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需要在房间里研究理论,也需要和世界碰撞。所谓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4. 正念是好好生活的基石 #

在外面飘荡了三个月后,我去泰国静下来冥想了十天。经过那十天,我对自己的内心能达到什么状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我想做的事情看得更清楚了。

坐在大自然中,没有源源不断的新奇刺激,我的心不停地把我拉离当下。

“坐在这什么事都干不了,还不如回家读书呢。” 但我转念一想,回家又和现在有什么本质区别?

十天结束后,回到喧嚣的世界,我发现最终需要面对的,还是自己的内心——无论是在森林里冥想,还是在外面旅行,还是在家里读书,我面对的都是它——那颗一不留意就心猿意马的心。

那之后的一个月我都没看新闻,也没怎么刷社交网络,没有那个冲动。我发现这对我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很有帮助。

不一定是说它们本质上有什么不好,而是要留意自己做那些事情的心境。

有了这个认识,我想,要做好我想做的事情,最大的障碍其实来自我的内心,它喜欢追求刺激和短期回报。

但好在我知道怎么处理了——

提醒自己保持正念,放下对不适感的排斥,让情绪自由来去,一时只做一件事。

说回到旅行,用 Pico Iyer 的一句话作结:

我们去旅行,一开始,是为了迷失自己;我们继续旅行,接下来,是为了寻回自己。(We travel, initially, to lose ourselves; and we travel, next, to find ourselves.)


关于在泰国冥想的经历,你还可以听听我和不二的聊天(“问题不大” 播客),除此之外我还写了篇英文文章 Ten Days of Silence 总结那十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