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信息过滤器

很多人谈到信息焦虑,比如说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会把原因怪罪于信息太多了。我看过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是自古以来信息就是过量的。以前以书为载体的信息也很少人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但大家好像也没感到焦虑。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容易获取了,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给自己加装信息过滤器。

我常使用的过滤器有两类: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来源。

Morgan Housel 说,最好的过滤器是经常问自己「一年后我还会关心吗」1。不过我不太相信自己在那一刻的理性判断,我用的方法是在接触信息和阅读信息之间创造一点空间:

  • 网上的文章我用 read-it-later apps (e.g. Instapaper, Pocket),遇到想读的尽量先存下来。如果这篇文章很重要,它一般会在我脑海中回响,晚一点再读也不迟。
  • 选书也类似,看到别人推荐的我先加到 wishlist 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下单前可以跟其他书对比,因为可能之后会找到同主题的更好的书。这也有助于我在收到书后真正花时间去读,因为我想读很久了。

还有一个时间的考量就是优先选择旧书,毕竟经典经过了时间的考验2

关于来源,刘未鹏总结了他阅读的「分级系统」很值得参考:

Naval Ravikant 也鼓励大家阅读一个领域里的原始作品3,从最基本的开始建立知识体系 (First Principle Thinking)。

但论文、经典教材可能并不好读。从好的科普书入手是一个好方法,读起来会更有趣。

Mark Manson 说,他会找每个领域的一些专家然后关注他们推荐的信息4。我会选择注重分享信息来源的专家,而不是盲目听从他们的结论。比如上一期谈到的健康和长寿我主要关注 Peter Attia 和 David Sinclair,他们会引用很多科学文献。国内的话我买过得到 app 上一些专家关于健康的专栏,但是他们好像不会提供信息来源,我没法自己辨认信息的可信度。

另外,怎么阅读也可以指导写作。我希望写长青的内容,而不是追求热点。对于来源,我的确不是什么专家,所以我做的事主要也像刘未鹏说的那样提供信息的推荐。我希望能提供的独特的价值在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有时候专家会忘记新手的困惑。文浩用「知识裁缝」这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5


  1. Tweet by Morgan Housel ↩︎

  2. Nassim Taleb 在 Antifragile反脆弱》里讲到了 Lindy Effect,说的是对于技术或者信息这样不会自然消亡的东西,它的剩余寿命会随着它已经存活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

  3. Naval Ravikant: Read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Read ↩︎

  4. Mark Manson: The Benefits of Time. 他还提到了其他三个过滤器: 1) As a rule, never read social media comments. 2) As a rule, never watch cable news. 3) If a piece of news is based on a study or data, look up that study or data myself, and skip the news article. ↩︎

  5. 文浩:事不过三 No.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