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生活奇旅/

回到过去

朋友,你好!

这一期轻松一点。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第三年,我也(终于?)中招了。加上最近在搬家、清理一些东西,实在有些忙。

「断舍离」对我一直都是很难的事。但去了趟夏威夷之后,想法松动了很多。

一方面,我发现自己只需要一个背包能装下的东西就可以过得很好,拥有再多的东西反而成为了负担。体验到这个现象之后,舍弃东西就变得自然而然。

另一方面,旅行是一个训练快速决策的好机会。因为环境一直在变,没有深思熟虑的必要。这个逻辑也可以应用到生活,让决定是否舍弃不再变成一个转破脑筋的事情:用感觉主导,想要就先留着,不想要就舍弃,不必多想。

夏威夷还有件趣事。认识了一个白人小哥,他对中国的了解程度让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有个中国的远房亲戚。我开着车,他居然给我放《南山南》,还能跟着一起唱。

这让我把以前 Spotify 的歌单给找了出来。这几年我一直在用 Apple Music 听古典音乐,打开 Spotify 播放那些中文歌,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过去。(都是慢歌,特别不适合愉快旅行路上听的那种。)

这几天收拾东西又发现了一台 Kindle,里面登陆的还是中国亚马逊的账号,我都完全不记得我还读过那些中文书。

这期也不能一直这样流水账下去,那就和我一起回到过去,看看在翻看那些中文书的过程中,我都有什么感受吧。


为什么我以前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 #

一个没有道理的结论:因为那些非虚构类都翻译得太糟糕了。

翻看高亮笔记,很明显能看出哪些书的句子是生硬翻译的,哪些是译者重新创作的。

豆瓣最常见的短评就是「翻译得很差」,但以前的我还是没能阅读原版。很多值得做的事情都是这样,好处不明显,坏处却很多——读英文太费劲,但没养成英文阅读的习惯前,又体会不到读原文的好处,所以就退缩了。但一旦能突破这个障碍,你会发现你再也看不进那些生硬的翻译文了,因为你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影响力》的第一章有这么一句引用:

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就是人们可以更频繁地以不假思索的方式行动。

我在笔记问道:「why?」现在再读这句话,我还是看不懂:是说人们磨合得更融洽了,做很多事都可以心照不宣了吗?

翻了翻原文,意思一下子就明确很多:

Civilization advances by extending the number of operations we can perform without thinking about them.

说的是,人们可以做很多操作而不需要去管它们了,人类文明就进步了。

我不是指责翻译者或者出版商。翻译不容易,我也不会。我只是想鼓励大家多去阅读原文。阅读原文没那么难,一旦你打破了开始的障碍,阅读会变得更有趣。更重要的是,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短期可能低效,但长期来看绝对是个收益极高的习惯。

人类简史 #

为数不多翻译得好的书是《人类简史》。

翻阅笔记我才发现它曾影响了我的很多想法。比如我一直被教导很多事情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影响历史的变量太多了。

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我以为农业革命绝对是文明的进步,但可能不一定。「其实人类在历史上一直不断重蹈覆辙 ,道理都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各种决定最后的结果。」

当人们发现农耕生活的问题时,已经承担不起回到过去的代价了。类似的故事还在当今社会上演着:

有多少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大企业、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 35 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业?但等他们到了 35 岁,却发现自己背着巨额贷款,要付子女的学费,要养在高级住宅区的豪宅,每家得有两部车,而且觉得生活里不能没有高级红酒和国外的假期。他们该怎么做?他们会放下一切,回去野外采果子挖树根吗?当然不可能,而是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

绝大多数我们觉得牢不可破的概念,都来自于虚构想象。

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

应用在人的自我认识上,周国平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提到了类似的说法:

人类的全部文化价值体系,人性区别于动物性的全部高贵品质,实际上都建立在人的生命具有高于生命本身的目的、意义这样一个「谎言」的基础之上。

没想到《人类简史》还有一段与佛学相关的话,很精辟:

人想要离苦得乐,就必须了解自己所有的主观感受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且别再追求某种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但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 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愉悦心情的人完全难以想象。

笔记与忘记 #

因为没有回顾,对大部分的笔记都毫无印象。

但我也发现有些观点成为了我现在许多想法的基础,只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来源。

任何我们花时间的信息都会影响日后大脑的构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像保护钱财一样保护自己的注意力。

思维的乐趣 #

阅读中文作家写的文字,还是饶有趣味。特别喜欢王小波的文风。

我虽然已活到了不惑之年,但还常常为一件事感到疑惑:为什么有很多人总是这样地仇恨新奇,仇恨有趣。古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但我有相反的想法。假设历史上曾有一位大智者,一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根绝了一切发现的可能性,我就情愿到该智者以前的年代去生活。这是因为,假如这种终极真理已经被发现,人类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了依据这种真理来作价值判断。从汉代以后到近代,中国人就是这么生活的。我对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喜欢。

王小波为什么写作?

坦白地说,我也解释不大清楚,只能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How-to books #

最没意思的是看到过去的我买了很多如何解决某个问题的书——如何更有自制力?如何避免拖延?

不是它们没用,而是我读了很多,却没太多实践,也没太多思考。

我把读书当成了解决问题。读完了感觉问题就解决了,但实际并没有。过一会儿这样的感觉消失了,以为是书不行,于是找来更多的信息,来填补无底洞般的焦虑。

正好看到陈章鱼谈「阅读的目的」:

阅读可以帮你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不能代替你解决问题。阅读之后,问题依然是问题,只有当你亲身实践之后,才能解决问题。

说起来太简单,但却很容易忘记。

周保松在《小王子的领悟》谈到了「阅读的月色」:

我知道有不少人的阅读方式,是颇为精打细算和讲求效益的,例如一定要知道某本书对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有什么用处,才愿意将书打开。但我的经验告诉我,最快乐最忘我的阅读,往往不是这样。


好啦,感谢阅读。如果你喜欢这期内容,请帮忙分享给你的朋友,支持我继续写下去。

社群成员可以在这里讨论本期内容,你还可以随时发起话题,和大家讨论。

希望你保重身体,生活顺利!

下周见, 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