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人生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以前离家读书的时候常常陷入思考。有趣的是,每当寒暑假回家,就把这个问题抛到了脑后。
开始工作后,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掌控权,好像对这个问题思考得更少了。
Sam Harris 给了一个解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忧虑,是一个伪装成哲学问题的心理问题。」1
仔细留意你会发现:当你内心充盈时,你不会去想这个问题。
二 #
比追寻人生意义更实际的,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看到那些斗志昂扬且卓有成就的人,我们会以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励志演讲者告诉我们,一旦你找到了你的人生使命,你就有永恒的动力来坚定不移地追寻你的目标。
可真的是这样吗?
James Clear 谈到,在过去十多年,他只在某些短暂的时间段里有答案。「我没有找到好答案。」他说这让他自己也很震惊。
我总是回顾两年前的自己,心想,我的天,我真是个白痴。然后又过了两年,我又想,我的天,我真是个白痴。我希望什么时候我能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但我也说不清楚。
要知道,这是在他的超级畅销书 Atomic Habits 出版了几年后说的。
我在想,没有答案真的有什么问题吗?
三 #
或许我们都对自己有不合理的期待——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长久人生目标这回事。
就像我们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慎之又慎,因为人们都说专业定终身。但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有从事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我们还可以有第二职业、第三职业。
人生目标也是一样,谁规定我们要等找到那一个目标才能对生活充满热情?
我显然也没有活得很明白,无法直接告诉你答案(不过给你明确答案的人多半都是想卖点什么给你)。但有一些角度供你参考:
抓住那些小而清晰的瞬间 #
我想 James Clear 能写出那么优秀的书,离不开他在那些短暂时间段里得到的好答案,从中获得足够的热情和动力。
有时候答案在眼前呈现,却被我们忽略了。
在那个在家里度过的寒假,我写道:「人生的意义在于爱。」但回头看,我并没有实际在培养关系上花费多少时间。
培养关系看上去太虚,但有人可以落到实处。过着旅居生活的创业者 Sam Corcos 说他不在意自己去了什么新地方,而更在意跟什么人在一起。他有一个表格,记录了 300 多个曾给他免费提供过住处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朋友。但这些关系不是自然就有的,他专门分配很多时间来维系这些关系——他有一个目标:每个季度和 1000 个人保持联系。2
别让那些打动内心时刻溜走,积极行动来创造更多类似的机会。
真正的长期主义不需要目标 #
如果期限是无限长,不存在终极目标这回事。3
大部分人对成功的定义是:考取名校、爬到企业阶梯的顶端、拥有一栋大房子等等。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或许在某个时候,我们会意识到,这些都是社会传染给我们的欲望。
当 Khe Hy 离开华尔街时,他的计划是「做一名得到风险投资的企业家」。可后来他意识到,这并非他想做的。「这说出来不好听,但对(当时的)我来说,成功等同于别人觉得我成功。」
Paul Millerd 在离开了他高薪的咨询工作,开始探索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才有了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感受生命的活力,帮助别人,同时满足自己的需求」。
外人听起来会觉得这个定义虚无缥缈,但这对他自己有丰富的含义。这对他来说更真实。
人生目标不是一张地图,告诉我们有哪些景点要打卡;人生目标更像一个指南针,它的作用在于指示方向,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对我们是有意义、值得做的。
目标是为了当下 #
不是说目标没用。阶段性目标的作用在于照亮眼前的路。
不管是明年跑马拉松,还是获得一千个订阅者,一旦明确目标,你会发现,找到达成它的方式并不难。你已经知道怎么准备、怎么获取信息、怎么向别人学习,加上一点耐心,你总会达到。
跑马拉松或者有多少订阅者肯定不会是你的人生目标,但一旦你为之行动了,你才能获得真实的反馈,你才能更加接近那个真实的答案。
允许自己去追求 #
如果你学的是机械工程,而你想做一名厨师,你会告诉我,你不知道怎么实现这个愿望。
但你并不是不知道怎么做,你只是被恐惧所束缚——你担心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你害怕自己不能赚够钱养活自己,你不愿承认自己可能走错了路。
不如把它当成一个小实验——你不需要向世界宣告你要变成一名厨子,你只需要多邀请朋友来家里吃饭,或许他们会告诉你:「你做得太好了,不开餐馆真可惜」;你还可以以丰富业余生活的名义到厨师学校学习,或者以体验生活的名义周末找餐馆打下手,你还可以在旅行中发掘当地特色食材和做法,捣鼓新的食谱。
别因为你想做的事情太离谱而放弃,你只需要先迈出第一步,然后再迈出第二步、第三步。
允许自己改变答案 #
当你尝试过后,你可能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那件事,或者意识到现实跟原来想象的不一样。这都没有问题,你没有浪费时间,你只是排除了一个不好的选项。
继续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写下新的答案,踏上新的旅途来验证你的想法。
我经常说,要找到自己的内在动机,而不是社会和他人给我们的默认选项。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但要回答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通过行动来回答:先做,再想。
别期待自己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就连查理·芒格也到了 40 多岁才真正辞掉了他的律师工作,开始全身进入到投资中。现在他 99 岁,他仍得以投入了 50 多年在他真正想要的事情上。James Clear 说:
实话说,你可能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得到一个好答案。但一旦你找到了一个好答案,那么你的选择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因为你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是真实的,你会感觉到这个答案是对的,你会清楚你应该采取什么步骤。
别停下追求的步伐。最终找不找得到对我没那么重要,探寻的过程就是寻求真我、活出意义人生的过程。
这个话题我以前从不同角度写过几篇文章,你可以点击上文里的链接查看。这次再次回顾这个话题,是受到了这个播客的启发:「James Clear on What You Want」。
p.s. 写完这篇文章后晚上睡不着觉,在翻社群读书会讨论的书 The Power of Now(当下的力量),正好有两页讨论人生意义。
书中说人生的意义分为两层:外部意义和内部意义。外部意义是关于实现你的目标,到达你想去的地方;内部意义关乎存在本身。
你可能需要一万步来达成你的外部目标,但达到内部目标只需要一步:你当下正在迈出的那一步。这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当你能够达成内部目标,即能专注当下,外部目标并不重要。作者提醒,你的每一个外部目标从最终意义上讲都会「失败」,因为无常这个不变的真理。不要外在富有,内在贫穷。你需要意识到,你的外部目标不能给你长久的幸福。当你意识到这点,你会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你的外部目标屈从于内部目标。
When you are on a journey, it is certainly helpful to know where you are going or at least the general direction in which you are moving, but don’t forget: The only thing that is ultimately real about your journey is the step that you are taking at the moment. That’s all there ever is.
[…] Your outer journey may contain a million steps; your inner journey only has one: the step you are taking right now. As you become deeply aware of this one step, you realize that it already contains within itself all the other steps as well as the destination.
[…] Ultimately, of course, every outer purpose is doomed to “fail” sooner or later, simply because it is subject to the law of impermanence of all things. The sooner you realize that your outer purpose cannot give you lasting fulfillment, the better. When you have seen the limitations of your outer purpose, you give up your unrealistic expectation that it should make you happy, and you make it subservient to your inner purpose.
“A concern of ultimate meaning or purpose of life is a psychological problem masquerading as a philosophical one.” —Waking Up ↩︎
How to be a digital nomad | Sam Corcos, Dr. Casey Means, Mike Haney, and Steph Coates ↩︎
“True long-term thinking is goal-less thinking. It’s not about any single accomplishment. It is about the cycle of endless refine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 James Clear, Atomic Habi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