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两种金钱观

最近美国二手车市场非常火爆。朋友查了一下他开了4年的二手本田,居然能以买入价一分不少卖出去。我的也开了四年,却折价了一半,因为我买的是新车,要贵一倍。

这件事有两点启发。一是观念对我们的决定有很大影响。国内很少人买二手车,但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如果不转换观念,无异于刻舟求剑。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有时候纯粹是不知道,还有的时候是知道但是没有做到。这是我想多写写的内容,希望我的反思也对你有一点点帮助。当然,我才疏学浅,欢迎你提出异议或建议,我们相互探讨。

第二个启发,跟对钱的观念有关。买车的时候刚开始工作,从学生省吃俭用的状态一下子有了收入,一时觉得钱都花不完。我问组里的前辈应该怎么选,他说买你现在买得起的最贵的。以后有家庭了,开支就不那么自由了。当时觉得很有道理,现在看来还挺多问题的。

吴军博士在《见识》书中概括了他的金钱观:

  1.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换给他。
  2.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4. 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5.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他认为,钱要被花掉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要花钱享受生活;除了应急储蓄,与其攒钱,应该提高挣钱的能力。如果按照这些观念行事,心思应该放在提高工作水平上,努力升职加薪,然后花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钱的目的应该是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这点没问题。但什么是更好的生活?

我以前租过一个高层公寓,楼顶有泳池,房间有巨大的落地窗,能看到西雅图的地标太空针。我以为这让我的生活更好了,但回头来看我并没有因此更快乐。物质的追求无非让我们的欲望无止尽地增长,却很少能产生真正的快乐

富有的最高境界不是什么都买得起,富有的最高境界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这两者其实区别很大。Morgan Housel 说,很多时候人们说要成为百万富翁,实际上是在说想有一百万来花。有一百万花的人只是有钱,但不富有。花掉一百万和维持一百万其实是两回事。1

钱不是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钱如果能让你安心地做你想做的事情,也是你的。当我们存够了六个月的应急金,我们就可以选择更灵活的工作,即使工资少一些。如果再多一些,我们就可以选择不用一周工作五天。再多一些,甚至就可以不工作了。

钱的目的是给我们自由。财务自由不是花钱自由,财务自由是时间自由。我们不用再为了钱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当然,我们的确没必要为了省钱而斤斤计较,为了买块便宜点的肉跑遍几个菜市场,或者为了一点折扣刷几个小时手机。但存钱是必要的。

Mr. Money Mustache 做过一个分析,如果每年能存下工资的75%,只需要工作7年就可以退休了。我以前总想着要等到很大一笔财富才行,但什么时候退休跟财富的多少没太大关系。它跟花钱的多少紧密相连。好消息是,花钱的多少是完全由我们自己控制的。如果只用花平时一半的钱,那立即就富有了两倍。

不用为了存钱而处处节省。如果什么东西想要但是没有买,种下的草迟早会被拔掉。能存钱是因为我们不需要买这么多东西

我不是否定吴军的金钱观。他毕竟已经有很多资本,作为投资人,的确要想如何让自己的钱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两种金钱观并不完全矛盾。

值得想一想,哪一种观念更适合自己,然后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1. 已经多次提到 Morgan Housel 和他的书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了。这本书可能是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