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奇旅/
不要忙碌
我经常想是什么改变了我,是什么让我开始冥想、写作、阅读、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我无从看清所有因果链条,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总是出现:有时间。
我不是说财务自由那种有时间,只是因为新冠疫情,我意识到很多以为必须要做的事情并不是真的必须——找好吃的餐馆吃饭、买一堆用不了多久就闲置的物件、随时拿着手机跟外界保持联系、挤公交或堵在路上通勤、把周末假期排满、工作上得参加所有被邀请的会议或时不时和同事尬聊…… 没有了这些事情我不但没错过什么,反而还更平静而满足了。
Rich people have money; Wealthy people have time.
如果富有是为了有时间,跟金钱多少无关,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
不忙不意味懒惰 #
在某大厂工作了近六年,我观察到职场新人和高绩效同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懂得做什么能创造最大的价值。他们不会花时间在让人感觉良好却不产生商业价值的事情上,他们坚决捍卫自己时间,把最好的精力留给需要高度专注的深度工作。
生活也是一样。真正重要的事情就那几件: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心情、还有照顾好身边的人。把这些事情做好需要忙得昏头转向吗?
空闲时间带来视角转换 #
也许比智商和知识更重要的,是你的视角。如果你能站在既定环境之外看事情,你往往能比别人更有智慧,做出更好的决定。
要是跟一个每天都忙碌不已的人说,「你得慢下来」,怎么说都没有用。因为你没法强迫他跳出当前的视角。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忙碌,你越是没时间思考;而你越没时间思考,你觉得有越多的事情要做,你会越加忙碌。
要培养智慧,心需要静。不静的心就像一潭浑水,你无法看清里面在发生什么。
如果你平时忙,试试每个季度花一周时间专门思考。不安排别的事情,到一个自然的环境,把你的困惑记下来,阅读相关的书籍,写下你的想法。比尔·盖茨从90年代至今,每半年都会花一周在岛上思考,你应该不比他更忙吧。12
I will often spend a lot of time reading, reflecting, and writing. I do a lot of writing. I’ll often come out of these think weeks of 50 to 100 pages of writing on company strategy, or personal reflections…… It is usually during these weeks that I come up with some of my best ideas. (source)
减少义务 #
对我而言忙碌不是不做事情,而是减少义务——我有很多事情想做,但如果有朋友来拜访、或者纯粹天气好我想休息,我想要有自由来放下手头的任务,打破计划,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尽可能让事情成为选项,而不是义务。具体怎么做有几点想法:
1. 别把紧急误以为重要
我刚开始工作时总是为软件出错一类事情而紧张。我老板安抚我说,「没人为此丧命。」毕竟我们不造载人火箭,换一个视角,最坏的情况也没有很糟糕。
紧急跟重要是两回事。把手机设置为勿打扰模式,你来决定什么时候回复,而不是别人。特别是在工作中,如果你总是忙于回复同事的消息,试试过几小时再回,他们往往自己就找到解决方案了。
拖延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因为大部分的事情都可以不做。
2. 计划只是一个选项
我曾以为做计划的目的是让未来按照计划执行。但计划只能表达我们对未来的期待,而真正的未来没有义务遵循。3
We treat plans as though they are a lasso, thrown from the present around the future, in order to bring it under our command. But all plans—all it could ever possibly be—is a present-moment statement of intent. It’s an expression of your current thoughts about how you’d ideally like to deploy your modest influence over the future.
这听起来不如意,但它的好处是给了我们转向的机会。对于不可知的未来,Nassim Taleb 建议我们做短期而灵活的计划,这样在更好的机会出现时,我们可以随时调整。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选择读什么。不必为待读清单而焦虑,因为列表里的并不是义务,它们只是一堆选项。待读清单越长越好,因为选项越多,我能做的选择就能越好。
3. 不必将每个想法付诸行动
脑海中浮现的想法也不是义务。如果你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无聊就拿起手机,你总有忙不完的冲动待执行。
试试对它们保持觉察,让它们自行消散。
或者,每次有冲动的时候停一停,问自己,「然后呢?」——你想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然后呢?这件事跟你的目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不能等一会儿在做?你在着急什么?
这是一个可以练习的技能。你越能对冲动说不,你就越有控制力。4
Every day I try and have somewhere between 20 and 30, no go’s, and the no go’s can be trivial. […] I force myself to not pick it up. And all I’m doing is trying to reinforce that circuit because the thing to understand about neural circuitry is that it’s generic. It’s not designed so that you have a strong no go response just to picking up your phone. It actually carries over to multiple other things. […] What I’m talking about is keeping the blade sharp on both sides, keeping the go’s intact, getting up, making your bed, getting into action, doing things, but also forcing myself to not check the phone, to not check email, to stay in a groove of focus. (source)
其实并不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忙碌感」让人心如乱麻,迷失当下。
想象你在打网球,你会为向你而来的球而惊慌失措吗?5
如果你有很多必须要做的事情,试着心无旁骛、气定神闲、全神贯注地做下一件最必要的事情。做完一件,再做下一件。
比尔·盖茨的「think week」是在《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纪录片看到的,有人专门剪了这段发出来。 ↩︎
初创企业的 CEO 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但 Levels 公司的 CEO Sam Corcos 说他每个季度都会花一整周时间来思考,他发现自己往往在这周想到最有价值的策略。 ↩︎
Oliver Burkeman 在《Four Thousand Weeks》写道, ↩︎
斯坦福大学教授 Andrew Huberman 说「行动」和「不动」两种神经回路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加强的。比如你练习不去碰手机,这也有助于你在其他事情上拒绝干扰。 ↩︎
网球的比喻来自 Sam Harr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