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能否解决问题
最近一周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整理笔记,扩写以前随手记下来的想法,建立新笔记和已有笔记之间的联系。突然发现自己的信息焦虑减轻了好多。专注于一件事情能带来平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书写,我发现有很多我以为自己想清楚的事情并没有真正理解。如果我不能把我所已知的搞清楚,就像在一个不稳固的地基上建楼,即使堆砌更多的信息,这个知识大厦还是濒临崩塌。当我意识到我的思考和行动跟不上信息输入的速度,我就没什么好为信息不够而焦虑了。
我们总觉得获取更多的信息能解决问题,于是乐此不疲地寻找更多的信息并把它们收藏起来。我曾经也很喜欢收藏文章,最早还是在 Evernote 这样的工具出现之前,我会存在 Word 里,有时候还会打印下来,分门别类。想着整理好了之后我就能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
这么做可能是因为那些文章曾对自己有帮助,希望存下来时常提醒自己。也有可能是觉得以后「可能有用」。我一直很困惑一个现象,我叫它「信息获取的矛盾」—— 想学新东西时,很难找到好的信息源,即使是 Google 排名靠前的结果也多是经过搜索优化而非真正高质量的内容;而平时在泛泛阅读的时候很可能会遇到好内容,但却因为当时没兴趣或不熟悉就跳过了。更多的还可能是学过但是忘记了。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很多基础知识在学校里都学过,不管是历史还是科学,但一考完试就忘记了。
如果信息很重要,那当然要把好内容收藏下来。这好像是所有人都喜欢做的事情。从推特到微博即刻,那些打包信息的动态总能获得最多的点赞数。即使我们都知道收藏后大概率也不会再去看它,但没关系,“Mark” 了再说,说不定以后就有用了呢。
这么做也有道理。远古时期那些未雨绸缪把食物存起来的人有更大的生存优势。收藏食物是件好事,它们本身就有价值,只要不坏,吃了就有营养。最重要的是,你不会因此把自己累垮。家里的空间就这么大,东西多了放不下。觅食还是一件消耗体力的事,一天只能做这么多。而且当你把附近好吃的都搜刮完之后,还得跑到更远的地方。随着收藏的代价越来越高,总有一天你对自己说,好吧,不折腾了,这么多也够吃的了,我还不如休息一下晒晒太阳。
但对信息的收藏不是这样。存储空间基本无限,越来越多的工具让收藏变得越来越容易,在收藏成本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我们总想要更多。但问题在于,信息是海量的,我们常常把自己整得焦虑不已还收藏不完。更要紧的是,信息虽然不一定会过期,但就像未经烹饪的食物不能吃一样,未经处理的信息也很难对我们有用。
有一种说法把信息分成两类,一种叫 “just-in-case information”,现在没什么用,但可能以后有用,所以要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但事实是事情过后我们很少去收藏的信息里找答案。要么忘记了,要么收藏的信息太多无从下手,感觉效率很低,还不如搜索一下来的快。搜索而来的信息往往属于 “just-in-time information”,可以翻译为「及时信息」,拿来就能用。
「及时信息」虽然可以直接用,但是一般很肤浅。不是说它们本身肤浅,而是我们的理解不够。那些「人生的十个法则」、「提高效率的二十个方法」都是别人根据「他们的」亲身经历总结而来的(如果分享的人真诚的话),不一定适合自己。我们没有去思考这些方法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适用条件是什么。我们只是不停地吃,却没有消化和吸收。更糟糕的是,我们以为问题出在食物不够多、没有营养,所以总是想要更多的、更好的,而且越是没有思考,越是焦虑信息不够。但事实上,问题很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Derek Sivers 说,「如果更多的信息是答案,那我们早就都是拥有六块腹肌的亿万富翁了。」1
我相信道理大家都懂,信息只是信息,不是知识,但就是很难改变这个局面。这个问题我仍在探索,但能在这里提供几点想法。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首先要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就跟应对其他欲望和不满足一样,根本在于知道自己要多少才够。如果你的支出比收入增长还快,那你赚多少钱都不够;如果你对信息没有一个沉淀的过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你总想要更多。
很多人说变聪明的方法是多读书,这固然重要,但读书只能提供素材,同样重要的是思考和行动。这就好像我们能看到很多人挥金如土,但那些人只是「有钱」罢了,到底是否「富有」我们不知道,因为财富是你看不到的。2 我们能看到别人读了多少书,但我们看不到他们的思考学习过程,所以误以为读得越多就越有智慧了。
增长智慧这件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3 身体会自动把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但大脑却不能自动有效地吸收获取的信息。大脑之于信息,更像身体之于锻炼。只有举了铁才会长肌肉,只有付出了努力才能掌握知识。但很多人(包括我)不明白这一点,总想着寻找捷径。学英语的时候不愿意自己去查单词,而是希望别人帮我们查好翻译好。这个做法就像请一个健身教练来帮我们举铁一样,教练是锻炼了一身肌肉,而我们只是产生了一些幻觉。很讽刺的是,这个坏习惯多半来自于学校。老师们费尽心机帮我们总结知识点、列提纲,这的确能让我们更容易通过考试,但到头来我们并没有真正学到什么。4
这一点很重要是因为,如果没有付出实际的行动,任何对方法的研究都是徒劳的。有人喜欢边读边划线,有人喜欢在书页留白处写笔记,有人甚至读书的时候完全不记笔记,这些技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某种方式进行持续的练习。现在卡片笔记法很流行,我自己也很喜欢,但显然不是只有这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
不过有一个原则可能是普遍适用的,就是你得写下来。我们的工作记忆有限,大脑的短期记忆只能同时存下七件事情5,如果不写下来很难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且如果不把想法表达出来,我们根本没法判断自己到底有没有想清楚。当然,和人讨论和教别人也是加深记忆和理解的方法,但不写下来的话还是很难反思和提高。
写下来不是把别人的话复制粘贴一下,而是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一段信息只有和我们已知的联系起来才会变成知识。刘未鹏总结道,「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6 线索越多,越有可能被回忆起来。可以从这些问题开始:我为什么关心这件事?它和我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产生哪些行动?
https://twitter.com/gapingvoid
当你真正花时间去消化和沉淀,你会忙于思考和行动,而不是焦虑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 (FOMO/fear of mising out),因为再多的信息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唯有内化后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要是我还担心自己读书不够快,我就和自己说:有一个能保证我读书读得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快的方法,就是读我自己写的书。
有时候看起来很慢的事情,反而是最快的。
Derek Sivers: “If more information was the answer, then we’d all be billionaires with perfect abs.” ↩︎
Morgan Housel (@morganhousel): “1) Wealth is what you don’t see (money invested, not spent). 2)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don’t brag about it. 3) It’s easy to fake it til you make it. So it’s very hard to tell how successful someone is until you get to know them well.” ↩︎
关于「增长智慧需要付出努力」:「努力」这个词感觉是说这件事很难,但我想说的是要 “do the work”。关键是找到方法和兴趣点,做那些别人看起来很难但自己却能享受其中的事情,毕竟依靠意志力是不靠谱的。 ↩︎
考试前用很短的时间里回顾大量内容的做法被称为 “Cramming”,详见 Wikipedia,我是在 Sönke Ahrens 的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学到的 ↩︎
关于短期记忆只能同时存下七件事情: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 Wikipedia ↩︎
更多科学背景推荐刘未鹏写的《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也收录在他的《暗时间》一书。很多年前我就反复读过,但以前每次读完我心想「我知道了」,却从未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