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生活奇旅/

从小事开始尝试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想做一件事情想了很久,甚至为它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了却发现好像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以前很想读人机交互领域的博士,好不容易获得了教授的信任,写了一篇论文后却发现没有我想的那么有意思;我一直以为弹钢琴是我从小就有的愿望,但学了两年发现我没那么喜欢。

励志故事喜欢讲,在某个时刻一个人找到了一件热爱的事情,如命中注定,然后终其一生追求。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时刻不总是发生,我觉得也不是必要的。我想平行宇宙的我要是有更多的天时地利人和,我可能会去读博士或者继续在练习钢琴。

马友友两岁半的时候他父亲就想培养他的音乐才能,让他学了小提琴,放弃了。又教他钢琴,一样。中提琴?还是没戏。还好他的父母没有下「这孩子没有音乐天赋」的定论。过了一年半,他被庞大的低音提琴吸引了,「我想学那个!」可是低音提琴对四岁的他太大了,只能做一个妥协,让他学大提琴。于是他成为了当代最知名的大提琴家。

如果把我们想做的事情当成种子,我们最好把它们撒在不同的地方,雨林、海边、高山、戈壁。没有人知道这颗种子会在哪里深根发芽,只有尝试了才知道。


The Bullet Journal Method 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作者有三个朋友,她们有三个共同点:都有一份乏味的办公室工作、都对瑜伽有热情、都在某个时候发过充满“诗和远方”的朋友圈,就是阳光、海滩和棕榈树的那种。

第一个叫 Karen 的朋友卖掉了所有的东西,裸辞到哥斯达黎加当瑜伽老师。一年过后她又回来了。因为她不喜欢在度假村里教游客。她一直都想环游世界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但后来她才知道当地人负担不起她的瑜伽课,而为了工作而旅行跟在办公室坐着差不多累。

第二个朋友 Rachel 也辞掉工作到了一个沙滩度假村当老师,但过了一段时间也回来了。教别人瑜伽让她觉得瑜伽没那么有意思了。本来瑜伽是一件让她放松身心的事情,但现在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做的工作。

第三个朋友 Leigh 辞职后就一直在全世界教瑜伽,至今做了十年了。不是因为她天生就是一个瑜伽老师,也不是因为她比别人更热爱瑜伽,而是因为她从小事开始尝试。她先在周末教一节瑜伽课,平时依然朝九晚五上班。后来她利用年假尝试在度假村(resort) 连续一到两周给别人上课,结果不喜欢。后来她发现她喜欢静修所(retreat),能和别人有更亲近的关系,工资也不低。后来她开始在本地创办这样的静修中心,慢慢做大后又开到了有阳光沙滩的地方。


实际去做一件事情往往和我们想象中是不一样的。从小事着手不仅能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行动,还能让我们去体验实际感受,用很低的成本来进行调整和改变。

在设计领域里这叫「原型制作」(prototyping),通过制作一些模型来收集反馈和快速迭代。我们的大脑很擅长告诉我们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但只有行动了才知道到底行不行。Palm 曾是这个世纪初最流行的掌上电脑,而它的成功来自于一块木板。设计者不只是把界面在纸上画一画,或者把模型做出来看一看,而是把它当成真的一样带在身上使用。

Source: Interaction Design - UC San Diego

除了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做一些小尝试,Designing Your Life 还提到可以找从业人士聊天了解真实的体验,做实习或志愿者,还可以找朋友一起头脑风暴来找出其他尝试的办法。


「当我真正离开了我的工作,我才意识到原来不是工作阻碍了我。很多事情是我有全职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做的。」Mad Fientist 是一个关于个人理财的博客,有人问已经财务自由的博主如果只给别人一个财务建议会是什么,博主说是「实验」(experiement)。「别把自己不理想的生活归咎于工作。」

财务自由不是非黑即白的,而像一个光谱(spectrum)。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积蓄,我们就能拿它来换更多自由的时间,来尝试更多的事情,慢慢地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

我仿照左边交互设计的理念画了一个类似的右图(左图来源

从小事开始行动,在不同的地方撒下种子,看哪些能茁壮成长,说不定还会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