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最近遇到朋友和我聊一些困惑,我常常给的建议是「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 有朋友即将毕业,说「我就想要找一份工资高又不忙的工作,可以有时间出去度假。」
  • 有朋友刚入职场,「我就想好好工作,得到老板认可,升职加薪。」
  • 有朋友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担,「我就想多赚点钱,在北京买房子。」

但我听到他们的这些答案后,怀疑的声音又冒出来了,怀疑的声音又冒出来了:这些都是外在的物质的,多是社会强加给人们的欲望,真的是你想要的吗?真的能带给你长久的幸福感吗?即使得到了你可能也不会满足,总想要更多,永无止境。

当然我没有说这些,因为我自己都很难说我认可的生活方式就一定是对的。


问问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他们会给你一些很好玩的回答。「我想当卡车司机」、「我想去做超市售货员」。1 如果你试着和他们争论,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这就是我的梦想。

我经常说自己以前无知,为了成绩排名而废寝忘食,为了老板赏识而拼命干活。但有没有可能现在的我反而更无知?以前的努力让我能享受现在的生活,我是不是活在想象中,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不懂现实的残酷,以后会不会又后悔没有足够的金钱和地位来应对危机?就像现在的自己认为 3 岁小孩什么都不懂,60 岁时会不会也认为现在的自己什么都不懂?

心理学家 Dan Gilbert 说:

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所做的决定都将深深影响未来的自己。但当我们成为那样的人时,却不总是对过去的决定感到开心。所以年轻人花大钱除去年少时花大钱纹的身,中年人急着离掉年轻时急着结婚的人,年老时又努力挥霍掉中年时努力工作所积赞的金钱和脂肪。如此没完没了。2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经历,我们很难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电影《心灵捕手》有一段台词很打动人: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清楚你在说什么。所以如果我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起艺术书籍中的粗浅理论。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负、他和教皇、性向、所有作品,对吧?但我敢打赌你说不出西斯廷教堂散发出的气味,你没真正站在那儿,仰头欣赏过它美丽的天花板。如果问你女人,你八成会说出个人便好的谬论,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说不出女人在身旁醒来的感觉,那种真正幸福的滋味;如果问你战争,你大概会抛出莎士比亚的名言「共赴战场吧,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没接近过战争,从没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看着他向你求助,吐出最后一口气……

所以电影《白日梦想家》鼓励我们,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但问题是,世界这么大,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经历一遍。而且,就算经历了,还是后悔怎么办?


有几点想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找一些快速低成本的方法,从小事开始尝试。即使不完美,也能给我们足够真实的反馈。

很重要的是要反思和抽象。就像有些学霸做一道题就跟做了十道题一样,如果你知道从初级的职位升职到中级没有你想象的感觉那么好,你就应该知道再往上走给你的感觉也差不多;如果你知道住了一周的高档酒店也会让人厌倦,你就不会无止境地追求奢华;如果你发现金钱买来的快乐还不如和朋友谈一次心,你就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

对于第二个问题,不是我们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想要什么,而是我们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本身无解,但我们需要意识到,未来自己是会变的。

这听起来谁都懂,但是 Dan Gilbert 的研究发现,人们常常低估了自己未来会改变多少。人们常常觉得现在的自己终于过上了一直以来想要的生活,以后都会按这个模式过下去,而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个性、渴望、目标都会变。

这个认识很重要是因为它影响决策。当问到你愿意付多少钱来在十年后看你最喜欢的歌手的演出时,人们愿意付 129 美元,但问他们愿意付多少来看十年前最喜欢的歌手的演出时,他们只愿意付 89 美元。我们常常误以为十年后的改变会比十年前的改变小很多。而且不光是自己会变,这个世界也变化得很快。

虽然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个事实。Morgan Housel 在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提了两个很好的建议。

第一,避免极端。很多人说他们后悔年轻时都在为事业拼搏而忽略了家人,这是因为过于极端。无论在工作的哪个阶段,每年存一些钱,留一些空闲时间,花一些时间陪伴家人。

第二,接受和允许自己改变主意。过去的事情都是沉没成本,如果一味让跟现在的自己完全不同的过去的自己来决定现在,无异于让一个陌生人来给我们做决定,越快放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