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哲学家对幸福的认识

快乐是什么?怎样获得长久的快乐?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找了一些哲学入门书,但书中都没有专门讨论这些问题。后来找到「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有一个专门讲幸福的条目,如获至宝。作者是 Saint Louis University 的哲学教授 Dan Haybron,他从哲学角度出发,引用了大量的科学文献,总结了前人的思考和发现。不过原文很长,有些地方也不是很好读。这里与你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对幸福的定义 #

我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对「幸福」有了清晰的定义。很多书籍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含糊,可能是作者们为了避免面向大众的科普书读起来太学究气吧。为了简化讨论,我们就把 happiness 翻译为幸福。

文章说到,哲学家在讨论幸福的时候,他们通常说的是两件事:

  1. 一种心态
  2. 一个「对于他/她自己来说的」很好的生活

第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长期的心理状态」,通常指愉悦感,生活满意度,或者积极的情绪状态。

当我们问这种心理状态有多大价值的时候,我们问的是第二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在哲学里也叫 well-being,说的是,什么对一个人有益、对他有好处、让他过得更好、为他的利益服务、或者根据他的目标是值得追求的。需要区分的是一个人好和一般意义的好是不同的,比如说善意的谎言。

可以看到第二个方面包含了价值判断,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的价值不同,在你看来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也会认为不好。

举个例子。Dan Buettner 在 The Blue Zones of Happiness 提到的幸福的三个维度 3Ps,用几个地球上最快乐的地方举例:

  1. Pleasure (愉悦感):哥斯达黎加的居民活在当下,每天至少有六个小时来社交,他们每天感到高兴的时间很长。
  2. Purpose (意义感):丹麦的人们有自己的社区,孩子都是由社区一同抚养成人,国家也有很好的福利。这是指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赋予生活的意义来生活。
  3. Pride (成就感):新加坡的富商执掌跨国公司,为事业奔波的同时也能给家人带来很好的生活。它衡量人们对自己成就和地位的满意程度。

成就感这个方面就包含很强的价值判断。我感觉 Buettner 对那位新加坡富豪的成功多少持保留态度。书中描述到他问富豪,「九年前你说你的目标是星期天跟孩子们一起过,你达到了吗?」富豪沉默了许久,带着懊悔的语气说道,「我没有」,眼泪在眼眶打转。

研究者在讨论幸福的时候一般不会参杂价值判断。所以我们这里说的幸福用第一个方面来定义,即:Happiness,翻译为幸福,指一种长期的好的心理状态。

补充说明一下,我的理解是,说不含价值判断,是指不对价值判断本身做出评价。拿新加坡的富商来说,他的幸福里包含着他的价值判断,但我们不去评价他的价值判断是不是好的。他的价值判断本身就影响着他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可能去除理性判断来讨论情绪。

关于幸福的理论 #

根据幸福的这个定义,大致来说有四类理论:

  1. 享乐主义 (hedonism) 认为获得幸福需要最大化愉悦感,减少不开心的经历。
  2. 生活满意度理论(life-satisfaction theories) 说幸福是对人生有一个总体的满意的态度。
  3. 情绪状态理论 (emotional state view) 指出幸福是大体上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而非抑郁或者焦虑。
  4. 混合理论 (hybrid theories),比如说结合生活满意度和情绪状态两个理论。

学术界对幸福的讨论通常用的是一种混合理论,叫「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说的是各个方面都很重要。 Gallup 的全球幸福调查就分成两个方面: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幸福感(情绪状态),和当人们评价自己的生活所给出的判断(生活满意度)。

关于幸福的科学研究 #

目前科学家对幸福的认识是什么?文章讨论了几个我们常听到的观点,指出了它们的误区。

人们会适应大部分的起伏,并逐渐回到原来的幸福水平。

最早流行的「定点理论」(Set-Point Theory) 说重大的人生变化,比如说车祸致残或者彩票中奖,通常只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在那之后幸福感又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双胞胎实验也发现幸福水平很大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

不过,现在主流的观点没有那么悲观,指出原来的理论有些言过其实。虽然人会适应,但重大的人生变化还是会产生实质的、长期的影响。这是一件好事,后面也会说到,幸福感是可以被提升的。

人们在评价和追求幸福时很容易犯错误。

一个常见的观点是「享乐悖论」(paradox of hedonism):想要追求快乐只能起反作用;想快乐的话就别去追求快乐。作者反驳道,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考虑快乐,比如说选了一个痛苦的工作而不是有成就感的工作,那么这个人也很难快乐起来。作者建议把这个悖论理解为一个提醒:不要过分关注快乐,但也不能全然拒绝对快乐的追求。(这个平衡类似于目标与活在当下的关系

在评估现在或以前有多快乐、预测未来会多快乐、以及理性决策上,人们也经常犯错误。比如说给人们更多的选择反而会让人不快乐,因为这产生了更大的决策负担,人们也更容易后悔;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也无意识地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我自己的例子比如说“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物质富裕对幸福的影响没有人想象的那么大。

金钱和幸福的关系是研究者激烈争论的话题。一方阵营认为,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更多的金钱对幸福指数没太大影响。另一方观点是收入水平对任何收入阶层都有很大的影响。2010年发表的基于 Gallup 的大规模数据研究表示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从科学上来说很难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但作者给出的粗略概括是:它们的关系有实质上的正相关性;在低收入水平相关性很强,在更高的收入水平相关性中等到微弱,甚至负相关;生活满意度的指标比心理状态的指标更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作者提醒到,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一般趋势,而不是特定案例。比如说拉丁美洲国家虽然物质不那么繁荣,但他们在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得分很高(前面说到的哥斯达黎加就是一个例子)。这意味着金钱对幸福的重要性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什么对幸福最重要 #

这样看来,金钱对幸福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我们怎么定义幸福,以及我们生活的环境。那么(还)有什么因素对幸福的影响最大呢?文献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清单,但以下是公认的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

  • 给予支持的关系
  • 参与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
  • 物质和身体的安全感
  • 意义和目标感
  • 对未来的积极看法
  • 自主或掌控感

其他重要的因素还包括但不限于:宗教、信任、帮助他人、价值观、实现目标、有工作、和亲近自然等。

如何追求幸福 #

很多关于幸福的文章、书籍告诉大家如何更快乐,但作者希望讨论得更深入一些:让自己更快乐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吗?不同追求快乐的方法从伦理的角度有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快乐值得追求,应该怎么追求?

大部分哲学家不认同纯粹的享乐主义,或者把追求积极的心理状态作为唯一重要的事情。Robert Nozick 提出过一个「体验机器」(experience machine) 思想实验:如果给你一个虚拟现实机器,它能够完美地模拟现实,使用机器的人也不会觉得这是模拟出来的,你会愿意接入这样的机器吗?

如果你不愿意,那么你也认为除了愉悦感本身,还有其他因素也很重要,比如说我们在意家人是不是真的爱我们,在乎的东西是不是能得到。

怎么追求幸福?L.W. Sumner 提出应该「真实」(authentic) 地追求。他说的真实指的是 informed(知情的)和 autonomous(自主的)。接入体验机器的人生并不是自己的,所以不能算 informed;由于快乐的适应性而接受现状乃至感到幸福的奴隶也不能算,因为不是 autonomous.

作者还提醒,有一些以追求个人幸福为名义的看起来是美德的行为,如果动机不对,也不是真正的美德。比如说打着慈善的旗号来最大化自己的快乐,没有同情和善良;或者将表达感恩的行为变成让自己快乐的工具,而不是真正感到感恩。

要更好地追求幸福,还要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个上文已经提到了一些。


以上是对 Dan Haybron 在 SEP 上发表的 Happiness 文章粗略的部分的概括。文章对这些和更多问题有更深入更严谨的讨论,推荐感兴趣的朋友阅读原文。关于幸福的第二个包含价值判断的定义,网站上有另外一篇文章 Well-being 专门讨论。

如果容我多说几句——读下来你可能在想,幸福这件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说起来好麻烦。是的,追求幸福需要思考和行动。不过没关系,乔布斯讲,“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探索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本身就让人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