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奇旅/
你在着急什么
前几天翻到一篇大学记的日记,当时想自学心理学:「最近还在看积极心理学,总是想一口气看完,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对比我目前在学微观经济学,就放松很多。每天只学半小时,即使有时候想多学一会儿,还是差不多到时间就关了,这样第二天反而迫不及待地接着学。不仅兴趣更大,还更有耐心来慢慢消化,学的效果自然也更好。
为什么这两种状态相差那么大?背后的心态有什么区别?
我以前更多是结果导向的:我不是想学习一门课,我是想学完一门课;我不是想阅读一本书,我是想读完一本书。
而我现在不着急,学习不是迫不得已要做的事情。我感兴趣,觉得学了对我有好处,所以我想学。
两种驱动力 #
以前的我被两种力量驱动着。第一,学完了就更有知识了,别人会觉得我很厉害;第二,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有很多缺点要克服,我想赶快把问题都解决了。
第一种可以叫「奖励驱动」。这跟学校和社会的激励机制有关:你不需要学得多深,你只需要把考试考好就行了;一旦你取得好成绩,不论在学校还是家里,到哪儿都很风光。
但习惯了这种激励是很危险的。你很快就忘了学习的真正目的,而会执念于做一个「好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跟赌徒差不多。为了得到它,忽略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第二种可以叫「恐惧驱动」。与其说我想成为一个好学生,不如说是我害怕自己不是一个好学生。当我把个人价值都建立在成绩上,成绩这件小事却也成了「存亡」指标。
换了壳的奖惩 #
开始工作后,我发现自己下班后还总是在想工作上的问题。上班期间更是被无名冲动裹挟,有一点想法,就想迫不及待地去做。我一直没发现有什么问题,直到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我会不自主地想象自己汇报工作的场景,带着很强的炫耀感,「你看我多牛,一天做完了这么多事情,还解决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要是没人知道我做了这些,我还会去做吗?很可能不会。因为那些多是让人感觉很好,却不一定有价值的事情。
而工作之外,看到别人的生活很充实——奔跑于舞蹈课、攀岩馆之间,周末一早去划船、爬山、滑雪,还有满屏的美食照。我总是害怕自己缺失了什么。
而当我着急去做这些事情,我又感觉到永恒的不满足,因为我不可能什么事都做,不可能所有体验都占满。我的心总是在下一件事情上,我总是难以享受当下的纯粹。
更好的驱动力 #
Daniel Pink 在 Drive 指出,这种基于奖惩的驱动机制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在工业时代效果很好,因为人们的工作具有重复性——给工人支付越多,工人拧螺丝钉就越快。
但在当下的信息知识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思考能力,而基于外部的驱动力恰恰损害思考:奖励降低人的创造力、激励人们作弊和只考虑短期利益、降低人们做好一件事的内在动机。
比奖励和恐惧驱动更好的,来自于内心本来就有的力量。他将内在动力分为三个部分:
- 自主(autonomy):我们都希望有选择的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精通(mastery):我们都追求进步,争取活出最好的自己;
- 意义(purpose):我们都寻求意义,希望能帮助别人。
或许内在和外在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将重心挪到内部激励上。
拿我自己的写作来说,有读者认可我当然开心,但如果没有,我也能从写作中获得自主(探索和好奇的自由)、精通(不断进步的喜悦)和意义(希望能让他人和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尝到了这些好处后,即使不公开发布,我也会写。
这也是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没有人知道、如果不能赚钱,你是否还会愿意做?
慢慢转换到内在激励 #
我觉得我们多少都受制于社会的奖惩机制。高薪的工作尤其危险,因为其他任何不赚钱的事情都缺乏足够的奖励,何必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泥潭里越陷越深。
不过好消息是,Pink 认为这种内在动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默认模式,只是我们要找回它们。
If, at age fourteen or forty-three, we’re passive and inert, that’s not because it’s our nature. It’s because something flipped our default setting.
这需要一点耐心。对我来说有三个方法很有用。
1. 觉察和冥想
改变的第一步需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如果没有觉察,我甚至都无法看清到底是什么在支配着我。
下一次在你着急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急着做它?
试试每天花二十分钟冥想,不干别的。冥想让我意识到思绪时来时去,对奖励的执念也好,对恐惧的躲避也罢,都跟我没什么关系。我本身就挺好的。
冥想还让我看清自己的行为如何被冲动支配。以前的大脑就像一潭浑水,而冥想让泥沙沉下来,想法和情绪就变得更加清晰,我也有了更多主动选择的能力。
2. 退一步思考
要从当下的生活获得满足感,还可以退一步想,什么是最重要的?
过上一个幸福的生活说起来也很简单: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心情、还有滋养人的关系。
这谁都懂,但为什么我们还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习惯把「紧急」误认为「重要」,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当成义务。拖延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因为大部分的事情都没我们想象的重要。
3. 改变你的环境
我记得以前回国和同龄人聊天,无论中学还是大学同学,聊着聊着都会说到赚钱、结婚、买房的压力。
身在其中,周围人的影响太大,很难克服惯性,还恶性循环。
试试主动找机会打破现有的环境。例如,与其拼命工作 40 年,好不容易等到退休可以休息了,身体素质也下降了,还不如每隔 5 到 7 年主动休个长假。
如果困难,至少也能利用相对短暂的假期,和平时的生活彻底分开。外出旅游时,别让自己忙于拍照发朋友圈。试试什么都不做。特别是到节奏很慢的地方,如果你不习惯,这是很好的反思机会。《The 4-Hour Work Week》有段话我印象颇深:
Can you have a two-hour dinner with Spanish friends without getting anxious? Can you get accustomed to a small town where all businesses take a siesta for two hours in the afternoon and then close at 4:00 P.M.? If not, you need to ask, Why?
当然,改变物理环境并不总是容易,往往也短暂而有局限性,但你可以主动改变你的精神环境。
互联网很大,不必被手机里那些不断用新消息轰炸你的应用所绑架。出去看一看,加入到任何有趣的圈子里,看看别人都在想些什么。
现代社会的资源丰富,别被原始大脑对稀缺的恐惧给绑架了。奖励也不是不好,而是别人给你准备的奖励太小了。找到真正驱动你的力量,驶向那个只有你才能得到的奖赏。